记者马振华实习生刘玲艳
7月13日,全市1400多社区纳凉点悉数开放,市民可就近到纳凉点免费纳凉。长江日报记者7月13日上午走访了江岸、武昌、东湖高新的社区纳凉点。市民政局要求,当最高气温达到35℃或最低气温达到28℃以上,立即开放社区避暑纳凉场所。据了解,纳凉点有标配:有冷气空调、有凉开水、有防暑药品、有文化娱乐设施、有消毒设备、有消防设施、有专人管理、有安全措施。
江岸协昌里小区纳凉点:
社区食堂中饭送到纳凉点
10时多,记者来到科苑社区的协昌里小区纳凉点,一进门就感觉很凉爽,空调开着,电风扇在呼呼地吹,桌上放着绿豆汤。73岁的柳开节正在教其他老人插花。“在纳凉点不仅凉快,还好玩。”柳开节说,老人在这里学插花,还可以看报纸、看电视,活动很丰富。
据了解,负责纳凉点运行的是社会组织“晚晴枫”,其专职工作人员说,按要求,纳凉点不仅提供相应的纳凉硬件设施,还会组织各种活动。据介绍,在纳凉点里还可以吃上社区食堂的营养套餐,只要提前告诉工作人员,饭菜就会送到纳凉点。
武昌宝安花园纳凉点:
社会组织培训老人发微信
武昌区宝安社区是个老社区,老人多,为了让老人们在纳凉点既能娱乐又能学习,社区请来社会组织,给在纳凉点的老人开微信培训班。
82岁的陈慧萍女儿生活在美国,妹妹住在新西兰。她说:“给美国打电话1分钟是6元,新西兰1分钟是10元,为了节省话费,平常很少联系。”现在,陈慧萍会用微信视频、发语音了。她说:“有时候我给她们发消息她们在睡觉,等她们醒了就会回复我,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给她们打个电话我还要特意等到晚上。”
东湖高新学府佳园纳凉点:
换了新空调居民学唱歌
学府佳园纳凉点,20多位居民正在学唱《中国梦》。
68岁的陈惠云说:“纳凉点今年换了新空调,打开空调几分钟就凉快了,制冷效果很好。”纳凉点提前几天开放了,来这里的居民们没有闲着,一起学习唱歌。学唱歌年龄最大的90岁,年轻的20岁。
陈惠云介绍,90岁的业主是一名小学音乐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唱歌,经常到纳凉点里和大家一起唱歌,其他人的节奏快或者慢一点,他都能听出来纠正。
带着孙子到纳凉点的胡先生说:“我孙子患有脑瘫,行动不便,以前很少有接触外界的机会,偶然一次带他到纳凉点来,发现他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听几遍后就能记住节奏,现在每天都要到纳凉点来,呆在家里反而不愿意了。”
图为东湖高新学府佳园纳凉点居民在学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