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杨荣峰
网民胡先生:在王家河甘露村火塔线旁边有一个废弃采石坑,里面积水颇深,现在气温节节攀升,不少人都跑来享用免费的泳池,不卫生,还极易发生溺水事故。每天下午开来的车在公路两边停得到处都是,期望有关部门好好管一管。
【记者探访】
废弃采石坑变成“小天池”
不少人沿着岩壁玩跳水
26日下午,记者前往该废弃采石坑。从黄陂大道火塔线路口向北沿着火塔线行驶两公里,便可看到两侧路边停放了许多车。许多人在车上换好泳衣后,走入路边小径,前行不到50米,眼前便豁然开朗。
记者看到,该废弃采石坑呈南北走向,坑内积水形成了一个天然水池,水池最长处超过300米,最宽处超过70米。除了南边是地势较为平缓的石滩外,水池的东、西、北面,均被近乎垂直的岩壁包围,岩壁最高点距离水面高度超过十层楼。
记者从水池东面岩壁顶部俯视水池,发现水池北面一部分较浅区域,其水底有大量乱石,棱角分明。
多位村民告诉记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个采石场属于集体所有,村民在此采石劳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么一个大坑。后来采石场关了,这个采石坑就废弃了。长年累月下来,采石坑就变成了大水池,因为三面环岩壁,被村民戏称为“小天池”。
26日16时以后,迎来人群高峰期。水池南边是石滩,大部分人都从石滩入水。但也有人佝着身子沿着西北面的陡峭岩壁下水。记者看到,一名拿着游泳圈的少年沿着陡峭岩壁下水时,不慎脚下一滑,差点滚落岩壁。
多数人都选择在近岸水域游泳,但也有人喜欢来回横渡水池,更有甚者,爬上岩壁玩起了跳水。
水池西面高出水面3米处,有一个凸出岩壁的石台,三名少年从水中爬上石台,轮流跳水。或是横滚入水,或是垂直如水,动作花样繁多。
记者发现,水池除了吸引周边村民外,还吸引了许多住在黄陂城区的居民。居民周爹爹家住黄陂城区,入夏后,每天驱车十公里来这里游泳。
18时左右,记者离开前,已有一两百人陆续来游泳。村民告诉记者,每天的人流高峰集中在16时到19时,但也有附近村民会在池子里玩到20时以后。
记者在水池的几个入口处,看到不少“水深危险珍爱生命”的警示牌,但来此的人们均选择无视。
【部门办理】
“小天池”安全隐患令人忧
两村及街道办挨家挨户劝阻竖警示牌
不怕危险吗?对此提问,现场不少人与网民胡先生的担心一样。胡先生说,这个废弃采石坑的坑底,有大量乱石,棱角分明,容易划伤人,且水池不同区域深浅不一,万一不慎游到深水区,容易溺水。
也有不少村民称,周边没有其他纳凉处,“来这儿的人多,如果出危险,可以相互救”。记者了解到,在“小天池”附近的农庄有游泳池,但村民觉得要收费而且环境没“小天池”敞,并不愿去。
水池处于甘露山村和双寨村交界处,这两个村分别属于王家河街道办事处和前川街道办事处。为劝阻村民,两个村和街道办想了不少办法。甘露山村相关负责人称,每年夏天,村干部都会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但收效甚微。村干部们多次到现场劝阻,执意下水的村民“一群一群地往池子里跑,拦都拦不住”。村里竖的警示牌,也经常遭人损毁,即便在警示牌底座上糊一层厚厚的水泥台加固,也照样被连根拔掉。“去年7月至今,村里先后竖了3批警示牌,竖了再毁,毁了再竖”。
前川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说,光靠劝阻和竖警示牌不是长久之计,街道办正在将“小天池”属于前川街辖区的东岸打造成一个小风景区,将东岸围起来,只能观赏,并在风景区内建一个安全的泳池,引导村民来安全的泳池纳凉。
27日,王家河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称,街道又重新安装了“水深危险珍爱生命”的警示牌,同时也督促甘露山村随时关注。
最近天气炎热,不少人在“小天池”游泳纳凉
记者杨荣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