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肖娟康鹏王兴华通讯员张珊妮张敏尹瑞)10月11日,总投资2336亿元的全市132个重大工业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打造“五谷”“三港”“三都”的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临空港经开区集中开工项目共计34个,占项目总数的25.7%,预计总投资达1108亿元,占总额2336亿元的近半数。
光谷14个项目开工总投资298亿元
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在汉链式布局
东湖高新区启动开工的灿光光电、崇华芯通、楚园医养、奋进智能、国创高科等14个重大项目,总投资298亿元,具有技术水平高、处于产业发展中高端等特点,围绕东湖高新区“光谷、药谷、金谷、智谷、才谷”的“五谷”建设,突出战略新兴产业,展开产业链布局。
其中,灿光光电、藤仓烽火、云邦科技、光电子资源配置中心等项目,将进一步增强武汉光电子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湖北云邦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10亿元,建设锂电子动力电池和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生产基地项目,云邦科技监事会主席谢凡介绍,该项目是深圳母公司丹邦科技产业链的延伸,“这是总公司在广东省外投资的首个重大项目,看中的正是东湖高新区在光电子产业的集聚效应,特别是武汉的区位优势和人才优势”。
湖北崇华芯通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10亿元,在东湖综保区内建设移动存储产品封测基地,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拥有国内封装领域最高级SIP(多个功能芯片封装为一颗单芯片)封装技术,同时能够测试10纳米级先进制程的存储芯片,且年封测产预计产能达到6000万片,成为国内一流的先进制程封测工厂,预计年营业收入达34亿元。
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东湖高新区的“芯片—显示—智能终端”全产业链,将形成万亿级的产业集群,未来东湖高新区有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密集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武汉开发区开工12个项目投资143亿
年底可下线首台“汉产”直升机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同时开工的12个重点工业项目,总计投资额143.3亿元,包括国电投天然气多联供项目、武汉亿咖通车联网项目、北京明浩俄罗斯直升机组装生产项目、武汉众宇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基地等。
北京明浩航空投资管理公司在汉投资12亿元,建设俄罗斯卡-32直升机组装线和安萨特直升机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组装卡-32直升机10架,年产安萨特直升机50架,年产值可达30亿元。到今年底,首架“汉产”直升机有望下线,实现武汉通用飞机制造“零的突破”。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投资近3亿元,拟建武汉第一家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将为武汉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撑。
据悉,这批项目既涵盖传统汽车产业,也涵盖下一代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新能源、智能制造、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该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四个方向:一是传统汽车向下一代汽车的转型升级,二是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三是“一车独大”向“多产业支撑”的转型升级,四是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升级。
此外,武汉临空港开发区(东西湖区)8个项目开工,计划总投资667亿元,涉及高端诊疗、信息通讯、物流仓储等多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