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
2017-11-29 07:14:00 来源:长江日报

(上接第一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有为民解忧的工作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抓工作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老百姓的难点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着力点,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绝不能视而不见、久拖不决,必须千方百计解决。今年以来,针对全市多年遗留下来的1872件信访积案,我们采取市领导带头包案化解,实现全部案结事了。创立“网上群众工作部”,运用网络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跑腿”,变“上访”为“上网”,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以改革思路和创新举措,解决大学毕业生反映的留汉落户难、住房贵、收入低“三大问题”,让留汉大学毕业生能就业、易创业、快落户、好安居。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抓住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事抓起,多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有由民评判的价值尺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人民是真正的主人,我们的一切工作都要接受人民监督和评判。天地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能以干部“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近期,我们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二十大新闻事件”评选活动,列出今年以来对武汉改革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全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40多件重大事项,让市民通过网络进行投票评选,以此来检阅市委市政府今年工作的主要成效。这就是“由群众来评判、让群众满意”的具体体现。事实告诉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标尺,切实干出一番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事,解决好群众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难事,多作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努力创造经得起人民检验的业绩。

(刊载于湖北日报11月28日一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