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篇
2017-12-06 07:15:00 来源:长江日报

最好的高新区不以GDP增长为主要目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澄指出,光谷的指导目标,不能仅仅为经济的增长,应该充分体现出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创新驱动也不仅仅体现在科技或者是科技产业上,也要体现在高新区整体的创新驱动发展上。

他认为,十五年以后,对最好的高新区的评价,一定不是以GDP增长为主要目标,而是应该充分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发展规划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协原副主席钱易是从事环境保护的专业人士,他建议,光谷在做发展规划时,一定要考虑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各方面、全过程。

第一个方面,光谷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转化的单位和部门,都要做到符合生态文明的理念,每一个工业企业至少要做到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这是一个目标。

第二个方面,作为一个高新区,在不同的产业之间,一定要建立产业共生代谢的关系。一个产业的废料,可以拿来做下一个产业的原料,甚至于做两三个产业的原料,最后使废物排放量大大减少,也使自然资源开采量大大减少。

第三个方面,东湖高新区有130万人口,还有很多很多高校以及很多服务机构,这个园区相当于一个城镇,一个不太小的城市了。如何把它建成一个生态的城市?一定要把自然的资源保护好、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做到绿色交通、公共交通为主,自行车为辅,小汽车量要减少。

光谷应是创新资源集聚地

“美国的硅谷,不只有芯片产业,也涉及环保、新能源、电动车,硅谷的内涵早已不是硅产业聚集地,而是世界顶级的创新高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未来,光谷的内涵应该是创新资源的聚集地、新兴产业的发源地,不管何种形式的创新,只要对社会有益,有发展前景,光谷就应该张开双臂拥抱它。

东湖高新区要特别注意创造好的创新发展环境和生态。希望规划纲要或者政府文件,不要干预技术,保持技术中立,但要体现方向性和指导性。人才、资本有高度流动性,在哪里落户不看红头文件,看的是哪里有好的发展环境。规划的实施重点是留住人,进一步营造吸引人的环境。再是要关注创新动力,尤其是来自于创新者的内在动力。

武汉有最丰富的智力人才优势,但国际化程度不够、人才活跃程度不够,要更加活跃起来,武汉要有意识地组织些有影响力的会展等,开拓交流创新创业思想。另外,国际资源也在寻求中国市场,环境做得好的话完全可能吸引过来,但和过去引进外资不一样,核心是引进人才,进一步是引进团队。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