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聘任首位洋厂长
2018-12-12 07:53:00 来源:汉网-长江日报

从严治厂大胆改革两年惊变

1984年,德国退休专家威尔纳·格里希来到武汉担任武汉柴油机厂顾问,1984年11月1日,武汉柴油机厂职工代表大会提议,市机械局聘请格里希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成为国内国有企业聘任的第一位外籍厂长。

格里希初到时,武汉柴油机厂管理混乱,产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同行业之末。在任两年间,格里希从严治厂,大胆改革,做法受到我国企业界普遍赞赏,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武柴管理落后、质量低劣的面貌。两年任期满后,武柴年产柴油机从1.83万台增加到6万台,产品使用寿命增加1倍,出口到东南亚7个国家,并成功扭亏为盈。

1986年,格里西成为中国第一位被授予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成为“中国首张绿卡”获得者。

引进洋厂长推动了全国国企改革

“回想起当年跟格里希一起工作的场景,十分亲切。回想当年市委市政府聘任格里希引发的旋风,有很多感触,当时全社会思想还不够解放,企业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观念落后,中西文化差异巨大,聘任一位外国人担任国有企业的厂长,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与智慧!”

曾担任格里希的英文翻译、现江汉大学商学院教授梁东说,这是武汉市改革开放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

中国第一个洋厂长为什么出现在武汉?时任武汉市外办副主任的吕志清说,这和武汉人一贯的敢为人先精神分不开。武汉市在引进人才上的大胆尝试,开了风气之先,为全国在引进国外智力、助力改革上树立了典范,其他城市纷纷效仿,为全国的国企改革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长江日报记者戴红兵)

(长江日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