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社论盛赞“天下第一街”
1979年11月,武汉市汉正街在全国率先恢复小商品市场,给103位个体商户颁发小商品营业执照,发展个体私营经济。1980年代,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交通优势,靠着“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汉正街市场辐射全国20个省份、1000多个县(市),成为全国小商品流通中心,市场经济“对内搞活”的典范,获得“天下第一街”的美誉。
198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经验值得重视》,称赞汉正街搞活了市场,方便了人民生活,扩大了劳动就业,起到了国营和集体商业不可替代的作用。
1984年6月,汉正街小商品市场发展为全国最大的小商品贸易中心。
汉正街的贡献不亚于小岗村
武汉文化名人、生长在汉正街的何祚欢说:汉正街是汉口的启始,也是汉口的精华。有需求,就有市场,汉正街从古至今都在遵循这一市场经济规律。汉正街创造了一个现象级的奇迹,被誉为中国市场经济的“试验田”和改革开放的“风向标”。
“没有汉正街的体制机制创新,就没有今天中国商业的繁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朱延福教授说,汉正街模式对改革开放的贡献不亚于安徽“小岗模式”。
他说,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的性质是民营小商品批发市场,这在1980年代之初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举措。当时农业上有小岗村的改革,工业上有首钢、二汽等国营企业的改革试点,而商业流通领域的改革,发端于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在此之前,虽然国家政策也允许少量的个体零售商业存在,但是在批发环节一直是国营商业一家独大。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建立,是中国流通领域在批发环节的破冰之旅和制度创新。由于汉正街的示范效应,随后全国民营的商品批发和零售市场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
(长江日报记者戴红兵)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