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全市所有行业领域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行为。
发改部门深入开展管线廊道和第三方违法施工整治;交通运输部门深入开展出租车营运秩序整治、超限超载运输车辆治理;城管部门深入开展餐饮、居民用气安全检查,严打“黑气点”;城建部门深入开展危大工程、防高坠事故、建筑起重设备专项治理;农业部门重点整治“三无”船舶从事渔业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并严格市场准入;质监部门构建安全监察、检验检测、行政执法、区域监管“四位一体”的闭环监管新模式;水务部门重点对禁养湖泊是否存在“三网”设施进行检查;卫生部门开展公共场所监督检查等专项行动;公安交管部门严查酒驾、醉驾、毒驾等违法违规行为,对“两客一危”车辆、“营转非”客车、重型货车、渣土车、校车等“十类车”重点场站每月上门检查;消防部门突出大型商业综合体、文物古建筑、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等重点领域的打非治违工作。2018年全市共警告生产经营单位24364次;没收违法所得、非法生产设备746起;责令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企业1871家;暂扣或吊销有关许可证547个;关闭非法违法企业1284家;行政拘留964人;移送追究刑事责任331人;罚款7227.743万元。
地下空间专项整治工作全面开展,查处、纠正了一批违法违规使用地下空间的行为,集中拆除了一批地下空间违法违规建筑,整治消除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治安和消防安全的地下空间安全隐患,统筹修缮了一批地下空间安全设施设备。截至去年12月底,全市共清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地下空间989处,已整改986处,余下3处正督促抓紧整改,确保不留一患。全市地下空间的管理、使用更加规范和安全。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