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是武汉最重要的城市空间,必须把东湖开辟成一处静谧休憩的乐园、一片自然雅致的美景。
3月11日,新华社聚焦武汉东湖“变身”记。近年来,武汉以东湖生态环境治理为导引,通过净化水质、完善配套交通、打造东湖绿道等举措,将东湖“变身”为城市“绿心”。新华社用1500字的报道篇幅,道出东湖还湖于民、城湖相融的历程。
2009年,投资规模达150亿元的《武汉市“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总体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2012年,武汉市《主城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五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2013年,国内最长城中湖隧道东湖隧道动工开挖;2015年,东湖绿道一期开工……污染治理、交通疏解、生态修复等一系列工程紧锣密鼓地推进起来。至2018年底,东湖Ⅲ类水质覆盖面积达到全湖的82%,部分子湖达到可直接饮用的Ⅱ类标准。
数据显示,东湖绿道开通2年多来,接待游客总量近4000万人次,每逢节假日,游客量均在50万人次以上。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东湖绿道的卫生间。”广州游客余静感慨,“卫生间洁净透亮,光可照人,无一丝异味。”姜秀林是绿道卫生间保洁员,向记者介绍了各服务窗口必须遵守的标准:卫生间尿渍脚印须在5分钟内清理干净,并保证台面、镜面无水渍;每隔15分钟用喷香机对卫生间喷香一次……
管理效能同时体现于创新科技的应用,摄像头、一键接警设备遍布东湖绿道,通过智慧管理后台,可实现全程监控、免费WIFI、电子地图、一键报警等功能,为绿道运营管理保驾护航;通过微信等互动平台的精细化运营,绿道能从旅游导览、智慧支付、客服中心等方面为游客提供便捷贴心的服务。
漫步100余公里的东湖绿道,7段景观绿道、10大明星节点、25处景观亮点错落有致,体现了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还湖于民不仅在于还原秀美的景致,更在于挖掘自然与人文的积淀,传递对自然、对生活的爱。”负责东湖绿道项目投资建设的武汉地产集团董事梁晶说道。
(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