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关钟楼用上“北斗芯”
2023-02-10 09:38:00 来源:长江日报

(上接第一版)

他回忆,1987年、1996年,江汉关塔钟有过两次维修保养。2015年,在烟台一家钟表公司帮助下,更换了大钟的少量零件。

“机械锤敲出的钟声很有金属质感,浑厚悠长。声音大了自己嫌吵,小了又有人投诉。”武汉海关关史办焉海斌刚参加工作时,便住进作为单身宿舍的钟楼,在最近的地方听了10多年钟声。从黑压压的报关人群到今天的不见面作业,焉海斌和钟楼一起见证着江汉关的变迁。

钱国逸曾主持江汉关塔钟的维修工作。20世纪80年代,那是他第一次见到塔钟出现故障,钢片断了,配件难找。他找到当时的武汉市冶金研究所专门制作了联结钢片。这虽然让大钟继续运转,但时间最多时每天误差达15分钟,经常引来市民和外地游客投诉。

■机械钟变为电子钟

越来越频繁的投诉一度让钱国逸焦头烂额。他甚至致函生产该钟的那家美国钟表公司寻求帮助,但杳无音信。

1923年,塔钟运抵武汉时,美方并没有派人来安装,而是武汉亨达利钟表公司派人安装的,此后也一直由该公司派员维护保养。

亨达利钟表公司于清朝同治年间由王光祖创办,武汉亨达利是其分号之一。今年68岁的郭亦农20世纪70年代进入武汉亨达利钟表公司工作后,成为守钟人之一。

郭亦农回忆,因为齿轮磨损,有时候东西南北四面钟的指针出现微小的差异,也被市民发现并投诉。“那时候手机不多,还是钟表时代,江汉关附近居民很多是听钟声做饭。”钱国逸和郭亦农商量后,考虑将江汉关塔钟由机械钟换成电子钟,确保时间准确,也便于维护。

当时,烟台一家钟表公司出产的GPS电子钟每52秒自动校时一次,30万年误差只有一秒,还能实现想几点响就几点响。

厂家没有威斯敏斯特的钟声,专门找到音乐院校,才把威斯敏斯特的钟声放在电子钟硬盘里。钱国逸告诉记者:“保持老音乐就是要让大家不要忘记历史——外国人把控中国海关的屈辱史。”

2000年,江汉关塔钟由传统的23.1米高的机械钟变成了GPS电子钟,同时给电子钟控制系统装配了一间电脑房。从这一年开始,江汉关塔钟晚9时后至早上8时不再敲钟,以免扰民。

江汉关装上GPS电子钟后,钱国逸发现,高音喇叭并不适合播放威斯敏斯特的钟声。后来,购置4个“低音炮”音响才解决了音质问题。

江汉关塔钟原来的机械机芯被原封不动地封了起来,由武汉亨达利钟表公司钟表匠每周维护一次,确保机械机芯也能正常运转。

■30亿年误差不到一秒

就在江汉关GPS电子钟运转时,一江之隔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正在为我国的北斗系统研制导航卫星的“心脏”——原子钟。

2008年前后,该所梅刚华团队成功研制出星载铷原子钟正样产品,做到计时精度与美国GPS系统的同期技术相当,并批量用于北斗二号卫星。

随后,梅刚华团队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研制出新一代星载铷原子钟产品。原子钟的计时精度改善了约10倍,达到百亿分之三秒水平,与美国GPS卫星最新一代星载铷钟并列,跻身国际顶尖水平。

梅刚华团队为了研制出满足北斗工程应用需求的星载铷原子钟,奋斗了20年。2018年11月,跟随第42颗、第43颗北斗导航卫星上天的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制的甚高精度星载铷钟,把北斗定位精度、授时精度又提高一个档次。

在武汉诞生的原子钟凝结了中国人的智慧。2022年10月,江汉关博物馆把使用22年的GPS电子钟换成北斗原子钟,30亿年误差不到一秒。

时光荏苒,两江四岸高楼林立,霸榜武汉高楼数十年的江汉关如今已经难再称为高楼。“北斗芯片已经集成到了智能控制柜中,现在接收的都是北斗信号。”张主锋凝望着液晶面板上不停闪烁变化的北斗数据,感慨“仿佛跨越了时空”。

前后一个世纪,江汉关的钟声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历史。除夕跨年夜,市民再次聚首江汉关,听着百年钟摆的声响,向虎年告别。

曾经,江汉关钟楼最重要的功能便是灯塔、瞭望观测、报时。在几代守钟人眼中,江汉关钟楼的钟还是那个钟,但换成中国“芯”的钟,嘀嗒声中透出的是豪迈与自信。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