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艺术社团传承“中式浪漫”
2023-02-17 09:27:00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枫通讯员叶晶李璨)2月13日下午第七节课,是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五小学永“结”童心纤维艺术社团的活动时间。已经期待了一个寒假的社团成员们兴奋不已:终于又可以和老师一起用棉绳“变魔术”了。

一根绳子能做什么呢?它承载孩子们怎样的梦想呢?又能演绎怎样的故事?艺术社团的孩子们说,几根绳子编织起他们充满自信、发挥特长的闪亮舞台,大家的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区级艺术大赛奖项。

学校永“结”童心纤维艺术社团负责老师介绍,中国绳结艺术历史悠久,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抹绚丽的色彩。古代,绳结也有意为“神吉”,有祝福的作用。直到现在,传统的绳结技艺并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引导学生热爱、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术的艺术情感,学校决定成立永“结”童心纤维艺术社团,让孩子和老师们一起用双手编织和传承这份“中式浪漫”。

社团成立于2019年9月。成立初期,美术老师每周集体教研,探究适合学生学习的绳结和编织手法。最开始,教材就是一卷绳子。组内6位老师,每人发了一截儿。“来!看我给你变个手环。”“不如再试试小花篮?”“咿!棉绳还能编制猫头鹰呢!”……美术老师们尝试多种绳结的编织,从最基础的平结到复杂的家居饰物,再到利用棉绳进行美术创作,创作思路越来越开阔,花样越来越丰富。

社团活动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响应,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大家用棉绳编织出小花篮、小菠萝、猫头鹰、置物架、手工包包、吊床……师生一起用棉绳创作多种多样的艺术作品。

绳头纤纤,连接童心与世界。素手曼妙,连结童年与梦想。孩子们的作品也先后荣获湖北省黄鹤美育节、武汉市第十三届艺术节优秀艺术工作坊二等奖,作品多次参与区级艺术类、劳动教育类社团活动展示。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