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年会上众院士带来科技干货
2023-03-02 06:02:00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记者蔡燕秋黄亚婷通讯员秦冕)2月28日,聚集院士专家以及300余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武汉市第十届科学年会开幕式暨学术报告会,在湖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举办。围绕“智能制造自立自强”这一主题,多位院士带来前沿科技“干货”分享。

■两年一届的盛会上

多位院士作学术报告

今年的科学年会开幕式暨学术报告会阵容强大,多位行业顶尖院士亲临现场,其中三位院士做主旨报告,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市科协主席、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作学术报告——《论中国遥感对天对地观测的智能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作学术报告——《智能制造与智能微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姜德生作学术报告——《光纤传感网络与智能化应用》。三位院士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领域重大问题研究,分享前沿科技动态,将为我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武汉制造”向“武汉智造”“武汉创造”跃升,提供启发和借鉴。

“目前,我国几何遥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和85%以上的自给率。”李德仁院士分享,智能化是自动化和实时化的基础,对天对地观测必须智能化。而要继续推动其智能化水平,就要按照“体现国家意志、实现国家使命、代表国家水平”的定位,产出一批原创性、战略化、集成性成果。

“这个世界正在变得‘小型化’,‘后摩尔时代’已经到来。”尤政院士指出,近年来,一系列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使集成电路在更多维度上取得了进展,形成了新的发展路径、应用方式、使用场景,进入了“后摩尔时代”。“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其诞生和演变是和信息化发展相伴而生的。因此,智能制造也是典型的多科学交叉的前沿科技领域,它的发展也需要尖端科技的深度交叉融合。”他说。

姜德生院士以团队最新科研成果——“大容量光栅阵列光纤应变传感缆”的应用为例,分析了光纤传感网络的现状。他表示,光纤传感网络正在改变大众对传感器和网络的认知。不过,随着智能化的发展,容量大、距离长、多参数、可靠性高的传感网络依旧是目前最缺乏的,因此亟需发展新型光纤传感网络。

听完院士们的学术报告,大学生和青年科技者们深受鼓舞。“我对智能制造行业有了新的认识,也对这个行业的未来充满信心!”湖北工业大学的学生赵雯雯激动地说。武汉青年科技工作者陈琦也感触颇深,“院士们铿锵有力的报告、现场良好的学术氛围,都让人为之振奋,我作为科技工作者也将把‘自立自强’的目标,牢记于心”。

■为创新发展营造学术氛围

助力武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武汉市科学年会由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是我市科技界两年一次的学术盛会。今年的科学年会构成丰富,包括主会场开幕式暨学术报告会、院士专家企业行、学术交流活动、科普活动、科技服务企业行动等系列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一体化发展。武汉作为重要的创新资源集聚地,在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承担着重要任务。本届科学年会以“智能制造自立自强”为主题,通过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科学普及、科技服务等活动,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协组织服务全市中心工作,加快建设武汉科技创新中心的热情。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隆重举行武汉市第十届科学年会开幕式暨学术报告会,旨在团结动员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凝心聚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把科教人才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助力加快建设武汉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中当先锋、打头阵。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