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龄女婴重获“心”生
2023-04-19 15:51:00 来源:长江日报

长江日报讯(记者罗兰实习生张伊倩通讯员聂文闻陈有为)“突破1000例的纪录并不是刻意为之,只是千百次拯救后的水到渠成。”一句质朴的话语表达了一支全国顶尖心脏移植团队的心声。4月13日,经过146天等待,11月龄心衰女婴悦悦(化名)终于等来“适配”的救命心,该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夏家红教授迅速率团队为悦悦进行心脏移植。术后第一天,悦悦成功拔除气管插管,目前生命体征稳定。

17日,协和医院对外宣布,本次手术是不断挑战亚洲最小换心儿纪录后,再次创造心脏移植领域的新纪录。自2008年9月董念国教授团队开展心脏移植手术以来,该团队已完成1000例心脏移植手术,其移植手术量实现里程碑式跨越。董念国表示,目前该院在儿童心脏移植数量与质量方面明显超过国际平均水平,比肩美国顶尖儿童心脏移植中心。

2022年4月,林女士成功诞下女婴悦悦。悦悦6月龄时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已到终末期心衰阶段,只有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才能迎来生机。去年11月18日,林女士和丈夫带着女儿乘飞机直奔武汉协和医院。

经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董念国教授诊断,悦悦左室壁运动弥漫性减弱,左室球形扩展、收缩功能显著减低,EF(射血分数)值15%,心功能极差,此时悦悦的病心已扩张至同龄儿童的三倍,生命岌岌可危。抵达当日,悦悦就被收治到心外科ICU,一边治疗,一边等待匹配的供心。

今年4月12日,在悦悦一家苦守146天后,终于等来宝贵的救命心。当晚,心外科“护心跑男”团队的孙永丰医生一行三人连夜搭乘航班赶赴广州,于翌日上午将这颗“救命心”安全送抵协和医院。

13日上午,协和心血管病医院负责人董念国教授、夏家红教授为首的心脏移植团队,与麻醉科、体外循环、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正式开启了一场生命接力赛。从离开捐心幼儿的身体,在运输过程中接受冷保存,到植入小悦悦体内,这颗供心经过290分钟的沉睡,重新跳动起来,这意味着悦悦迎来“心”生。12时09分,体外循环撤离,手术宣告成功,这也是在该院完成的第1000例心脏移植。

14日,术后第一天,悦悦醒了。当日下午,悦悦成功拔除气管插管,生命体征稳定。

儿童心脏移植被喻为“皇冠上的明珠”,小悦悦也是董念国团队完成的第154例儿童心脏移植手术。

权威数据显示,协和医院心脏移植术后1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0.1%、84.0%,比肩美国Cedars-Sinai等国际顶尖移植中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球胸心外科经典教材《Sabiston&SpencerSurgeryoftheChest》(第九版,2020)序言中,评价董念国教授团队“心脏移植数量与质量国际先进,提高了中国心脏移植学术影响力”。

16日,董念国教授当选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会长。2017年,美国胸外科学会将董念国教授列为当年全球十大杰出胸心外科医生。而董念国教授更加看重的,是培育后备力量。他走遍全国数百家大小医院推广心脏移植技术,还在2018年创建中国心脏移植培训基地,目前全国80%心脏移植青年医生都曾来此学习。

■1000例心脏移植手术里程碑

◎1994年3月杨辰垣教授、孙宗全教授实施中南地区首例心脏移植手术。

◎2003年6月孙宗全教授、董念国教授实施中南地区首例存活时间最长心肺联合移植。

◎2008年9月接棒心外科主任的董念国率团队系统研究并开展心脏移植手术。

◎2011年11月董念国教授、郑启昌教授实施国内首例、亚洲第三例心肝联合移植。

◎自2008年9月至今武汉协和完成心脏移植1000例,其中儿童心脏移植154例,手术量均居于世界前列。

■1000例心脏移植手术背后

这背后是董念国教授团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攻坚克难、创新引领:

多年来,他们潜心探索,为了护送一颗颗宝贵的心脏,“护心跑男”每年“奔跑”30万公里,为中国心脏病患者跑出“极限心脏移植”的中国模式;

他们打破常规,改进供心保护方法,将供心冷缺血安全时间由4个小时延长至6~8小时;

他们挑战极限,成功施行全国最高龄心脏移植(76岁)、亚洲最小年龄/最低体重(53天3kg)心脏移植;

他们攻坚克难,置入地道“中国心”——全球尺寸最小、重量最轻的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