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方为导向的历史观已不合时宜
2023-04-26 04:02:00 来源:长江日报

□周文

公元1492年,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哥伦布的探险队登上了美洲的一个平坦小岛,后来哥伦布把这个岛屿命名为“圣萨尔瓦多”,西班牙语为“救世主”的意思。至今在所有历史教科书中,通常将这一历史事件称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并且这一天一直被当作“美洲的发现”来纪念。

不过,今天很多人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一说法感到十分不满。很显然,在哥伦布到达前,美洲不但有人类居住,而且还有美洲文明。按照词义学的解释,“发现”是指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因此按人类非洲起源学说,与其说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不如说是土著的“印第安人”才是美洲大陆的最早发现者。因为是他们从四万年前就从亚洲出发,通过白令海峡到达了美洲,并在那一直生活繁衍。也就是说,早在哥伦布之前,美洲大陆上就已经有了原住民——印第安人。

在西方人眼里,美洲被视为“新大陆”,那么就意味着,美洲人不是自己土地上的主人,欧洲人就有霸占美洲的资格和正当理由。不但印第安人成为无主之民,而且整个世界都从属于西方。因此,所谓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就是极力美化哥伦布及其殖民者。

在西方舆论占据主流的时代,把哥伦布描绘成了一个所谓的“探险家”“航海家”“地理大发现”的先驱,这是借助强势西方话语和西方叙事掩藏流淌在血液里的强盗本性,从而证明掠夺和霸占美洲大陆的正当合理性,这不但掩盖了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真实故事,更抹杀了美洲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因此,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说法并不恰当,是典型的西方叙事。也就是说,美洲根本不是被发现,而是被入侵、被殖民。

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那种把1492年10月12日当作“发现美洲”来庆祝的说法明显犯有“欧洲中心论”的错误。因为,哥伦布抵达美洲,给西方带来的是福音,对美洲却是噩梦的开始。哥伦布是旧世界升起的图腾,却是新世界打开的潘多拉魔盒。显然,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说法,只是表明哥伦布用利剑和枪炮征服世界,与此同时又用西方话语掩盖罪恶,用西方叙事打造其合法性和正当性。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每一个时代都要编写他自己的历史。因为每一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在今天这个世界上,传统的以西方为导向的历史观已不合时宜,并且具有误导性。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说辞,道出了西方中心论的本质,说明西方在主张权利的时候,根本不讲科学,他们用枪炮和钢铁说话,讲的是西方立场。而且随着工业革命兴起,西方在话语权上更加垄断了世界。但是,这种话语体系,无论对外还是对内,都有一定的欺骗性。

哥伦布首航美洲,尤其是美洲金银的发现和被掠夺,才有白银资本源源不断运回欧洲,又通过远洋贸易源源不断流向亚洲,特别是流向印度与中国,为欧洲加入亚洲贸易,甚至为欧洲日后的崛起提供了先决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造就了西班牙帝国和更多的西方帝国,改变了后来的世界经济格局,更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可以看出,哥伦布远航之后,欧美国家以武力和资本为后盾,先后进行了500多年的扩张、侵略、杀戮和征服,从而完成原始积累,由此才有不断盘剥世界各国的实力和基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所以成为里程碑,是因为他开启的是西方崛起的时代序幕。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哥伦布,就没有西方的崛起,所以掌握话语权的西方对此鼓吹了几百年。

世界从来都不是西方的世界,也不是西方的“新发现”,更不是西方的“施舍”或“恩赐”,当然不能由西方主导。今天的世界已不是500年前的世界,也回不到500年前的世界。终有一天,响彻世界的平视话语会驱散西方傲慢、偏见和谎言的迷雾,推翻由西方话语定论的颠倒黑白,人类也将走出西方主宰的画地为牢、弱肉强食的“黑暗森林”,从而迎来天下大同、命运与共的光明未来。

今天,在经历了一个又一个西方话语陷阱的腥风血雨之后,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西方话语的危害性。特别是随着中国以及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终于敢平视西方世界,敢于质疑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西方叙事,这不能不说是个时代的进步。

(作者为复旦大学特聘教授)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