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武汉和全国37个城市(城区)入围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进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第一方阵。全市科学精准谋划知识产权事业未来发展,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整体发展。
注重部门联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聚焦企业创新发展需求,联动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高价值专利培育并行发展,探索建设各类“企业知识产权加速器”,支撑“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产出一批技术创新度高、保护范围稳定、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高价值专利及高价值专利组合,有效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注重协同合作,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联合执法、应急联动和协同处置机制,武汉都市圈九城市共同签署《武汉都市圈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市市场监管局与市法院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机制的实施意见》,与市贸促会协商制定《共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合作机制》,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注重融合发展,构筑知识产权竞争优势。围绕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有效融合,探索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品牌化、品牌国际化的“五化”路径,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的叠加效应,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开展融合试点,指导701家重点企业开展标准化与专利工作,培育发展专利和标准联盟,在大功率激光、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指导成立8个联盟。
注重市场导向,强化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加快布局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效益,形成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注重改革创新,优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积极承担多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改革创新试点示范任务:2022年,武汉市先后获批全国首批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试点和全国首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城市,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和试点园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