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周恋芹江梦晴通讯员黄海英)“我们与行业同道共同努力,见证了中药饮片质量的提升,饮片合格率从十年前64%提升到超过95%。”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国家中药材料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理事长张伯礼说:“让老百姓放心用好药的愿望接近现实。”
时隔三年,张伯礼再次来到“英雄的城市”。4月27日,在光谷举办的第十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上,《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蓝皮书》行业首发。
“我国中医药种植只有20多年历史,中医药种植经验少。”张伯礼在两年前曾经指出,中药材从野生到种植是一场革命。今天就这个话题,张伯礼进一步展开说,“我们是先解决‘3个大’,即让大企业、大品种要用上大基地出来的好药材,保证药品的质量,通过先易后难,现在开始推广到广泛基地的广泛种植。”
“我们有这样的例子,因为盲目种植,银杏叶提取物的价格,在供不应求时的每公斤800多元降到300多元。”十年前,由院士、国药大师等行业权威专家牵头组建的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以下简称创新联盟)成立,致力于推进中药材产业从无序走向有序。
作为创新联盟创始人之一,张伯礼说:“创新联盟指导药物有计划地种植,抓组织种源、抓规范化栽培、抓合理的炮制、抓科学的仓储和物流,建设‘三无一全’品牌,即无公害生产、无硫磺加工、无黄曲霉素污染,全过程可溯源。创新联盟成员单位生产的中药材逐渐形成行业品牌优势,引领中药材行业高质量发展。经过十年发展,目前,近八成的中医药依靠人工种植,品种达到400多种,占据市场70%到80%的比例。”
《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蓝皮书》由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主编,张伯礼主审,全书243页分八个篇章,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国内外现状,具体品种的供求关系及价格起伏,并对未来中药材的产业规划提出策略建议和行动指南。
《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蓝皮书》披露,我国有药用资源1.6万余种。2022年中药材种植规模达6400万亩。2022年前九个月,中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约5138亿元,利润约598亿元,双双实现同比正增长。
第十届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由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办公室指导,创新联盟、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共同主办,九州通医药集团及九信中药集团承办,超1300名中医药行业人员参加会议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