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有一次江苏行,我行走于镇江、丹阳、扬州、盱眙、淮安、宿迁……感受人文自然之美。其间,有两次偶遇让我记忆犹新。一次是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在琳琅满目的商铺间发现了一间非遗泥塑工作室,传承人周宝康不仅为我们讲述流传千年、濒临失传的民间技艺泥叫叫的悠久历史,还细数了众多学生的创新作品,欣慰之情溢于言表。另一次是于扬州喧闹的东关街背后的僻静小巷里,寻访到广陵琴派第十一代传人梅曰强先生的故居。故居旁还多了一牌匾:“左琴右书”,走进去我们才了解到,扬州人王京买下这座旧宅,翻新扩建,为的是再续广陵梦,传承传统文化。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源于南朝的泥叫叫如何传承至今,黄帝创造的古琴为什么流传不绝,其中的故事鲜有人知晓,只知道的是,这世间的绚烂美好,来自那些在崎岖山路上为你照亮前途的掌灯者,来自那些默默辛勤耕耘的“种树人”。
本期名家特稿《塞罕坝,美丽的高岭》中,鲁奖获得者、报告文学作家李春雷为我们讲述一群种树人的故事。站在美丽的塞罕坝,有谁知道它曾是“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一片荒山野岭?由沙漠变绿洲,是60年前上百名大学生的青春奉献,是一代代塞罕坝人的汗水和泪水……
李春雷说:“他们远去了,却留下了一座青山、一片森林。”何止是金山银山?那是中华民族无穷无尽的宝藏。
(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