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讯(记者徐丹通讯员荆昊刘诗雨)5月15日,位于东西湖区的武汉平实物流有限公司2000多平方米的仓库内一片繁忙。有序堆放的货物旁,几名工人正在往货车上装载货物。天气有点闷热,工人们却干劲十足,一刻也没有停歇。而就在不久前,该公司因面临融资难题险些停业休整。
武汉平实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小微企业,成立近20年来一直经营着北京、天津、长沙三条专线的普通货运、货物专用运输等业务。由于信誉良好,成为各类生产企业、商贸企业的合作伙伴,客户包括华为、小米、飞利浦、全棉时代等。
今年以来,我市交通物流业规模效率实现较大跃升。由于此前各种因素影响,不少小微企业虽接到不少订单,但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难题。为了抓住市场机遇,平实物流希望获得银行融资,却苦于没有足额可抵押物,且贷款申请复杂,放贷周期长。该公司运营部负责人刘连兵称,如不能及时获得融资,公司或将面临停业休整。
今年2月,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银保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物流领域金融支持与服务的通知》,提出优化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安排,扩大再贷款支持范围。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3年6月底。
市交通运输局积极组织各区和行业协会主动摸排、收集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货车司机等群体的融资需求,并形成“白名单”,分两批推送给央行武汉分行营管部。交通运输部门现场了解武汉物流企业发展、主营业务、融资情况以及资金缺口等,并宣传交通物流领域金融支持与服务相关政策。
利好之下,政银企三方协同发力。市交通运输局举办2023年全市交通物流银企融资对接会,促成5家物流企业与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签约,现场共授信12.5亿元。其中,武汉平实物流有限公司获中国农业银行授信300万元。
“多亏了这场对接会,我们才能顺利获得贷款。这笔资金就是‘及时雨’,帮我们渡过难关。”刘连兵激动地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目前首笔资金60万元已经到账,将用于工人开支以及公司硬件升级。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硚口支行负责人表示,除优化流程、简化手续帮助市场主体渡过难关外,银行还将通过财政贴息、畅通渠道等方式,切实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满足各市场主体低成本、多样化的信贷需求。
截至今年4月底,武汉地区共发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13.9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72.1%,还有部分银行和企业已达成意向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