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夏清良请贫困学子吃饭
楚天都市报记者向清顺 通讯员杨槐柳李雨生
在派出所,他是资历最老的一线民警,同事喊他“老夏”;在56个民族齐聚的中南民族大学,他是守护一方安宁的“片警”,师生喊他“夏老师”;来自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因为长期受到资助和关爱,更是将其视为亲人,亲切地称呼他为“夏爸爸”。
他就是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铁箕山派出所的57岁民警夏清良。
默默照顾贫困学子
昨日,记者在铁箕山派出所,见到了夏清良。他言语不多,但当聊起自己与少数民族孩子的故事时,突然变得侃侃而谈。
1980年,夏清良参加公安工作,2001年担任中南民族大学片区的社区民警,至今已整整17年。当社区民警的第一年,他走访了解到,学校里有不少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温饱都成问题,有的学生甚至靠吃馒头喝免费汤充饥。来自鄂州农村、曾经也受到别人帮助的夏清良,决定用有限的工资帮助这些学生。
藏族姑娘小云(化名)就是受助学生中的一位。2016年,她考入中南民族大学,本想自己挣钱为父母减轻负担,不想在大二上学期遭遇网店刷单骗局,生活费被骗光后,小云又借钱刷,被人逼债。
夏清良获悉这一情况后,代替藏族姑娘的父亲出面与对方交涉,让对方心服口服;后来,他又主动找小云谈话,接济她生活费。今年正月初七,小云的父母专程来武汉找到夏清良,感谢他对女儿的关照。
累计资助10余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17年来,受夏清良资助的中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多达26人,累计资助10余万元,但他从不声张。
其实,夏清良的家庭并不富裕,妻子唐祝英35岁起就在家病休。“我也是看到报道后才知道老夏在资助大学生,我们家经济条件一般,但比起这些孩子,真的很好了。”唐祝英说。
每年寒暑假,他会买10多张火车票送给那些没有路费回家的孩子;每逢过节,他悄悄地把困难的孩子叫到一起聚餐,给他们发“过节红包”。今年春节,从除夕到正月初六,夏清良也没有闲着。除夕当天下午,他还专门把留校的两位藏族姑娘巴桑卓玛、普拉姆接到家中吃团圆饭。“我做这些事都是我发自内心的想法,从来没想过回报,更没想过荣誉,我还会坚持做下去……”夏清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