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问责到底才能管住“临时工”
2018-06-05 07:08: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讯 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屈旌

    近日,一位网友在广州网红店“杨国福麻辣烫店”就餐时,目击后厨一男员工,坐在高脚凳上,双脚架在案台上切肉,食材多次碰到他的脚指头,地上也散落着食物残渣。而该店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管理制度很严格的,但他是临时工没办法。”目前天河区食药监局已介入调查。(据6月3日央视网)

    “临时工”凌驾于“严格管理制度”之上,不但被委以后厨卫生和食材清洗的重任,而且,就算所作所为危害食品安全,影响恶劣,好像也能事了拂身去,空留脚臭味。
    管不住的“临时工”,为何显得荒谬可笑?因为大家都心知肚明,这就是敷衍和推诿。商家拿“临时工”说事,无非是为了让事情显得“与我无关”。可是,肉是你家的肉,厨房是你家的厨房,怎么可能与你无关?就算店内用工分“临时”和“正式”,对于消费者而言,付出同样的价格,就该享受食品安全及健康保障,哪有“临时”一说?!
    “临时工”脱身大法,因为用得太多太滥,已经广受诟病,根本不能让人信服。但梳理一下近期报道,就会发现,这办法依然应用甚广。县政府院内惊现罂粟花,官方称是“临时工”误种;政务大厅多名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玩手机”,一查全是“临时工”;酒店员工拿毛巾擦马桶,也是“临时工”所为……出了事,相关回应总是会强调“临时工”所为。
    为什么会这样?一来,是习惯性的逃避,平时管理就存在弊端,一朝东窗事发,先推一个“临时工”出来挡挡风;二来,许多风波也的确在开除“临时工”之后,再无下文,既没有深入追责,也没有反思整改。
    如果凡事都不纠结身份,多抓住症结,查根溯源,不许“甩锅”,落实各项管理制度,才能堵得住漏洞,负得起责任,也才能让“临时工”的说法销声匿迹。

  声音
    网友“夜雨”:私企出事,竟然也能“甩锅”给“临时工”?
    网友“黄豆”:
“临时工”成了“甩锅”神器,有关部门应该严惩,保障食品安全。
  绘图/刘阳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