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被困小区谁该负责?
2018-07-03 08:07: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6月25日,家住武汉的余先生凌晨突然浑身抽搐,他的妻子连忙叫来120,送往解放军武汉总医院,可小区道路两侧都停满了车,司机在路口调头时连打几次方向盘被困,最终救护车倒着开出了小区,可余先生却在被送医途中不幸去世。(据《楚天都市报》)
    救护车在出小区时,因为路口拐角处停放的车辆,至少耽搁了15到20分钟的样子。如果救援通道没有被乱停乱放的车辆阻碍,余先生的生命走向,或许将有另一种可能。小区内部虽然不同于公共道路,但如果违规停放车辆妨碍了消防救急,车主以及作为小区内道路管理方的物业公司,仍然难辞其咎。
    在《治安管理处罚法》中,阻碍执行紧急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抢险车、警车等车辆通行,均是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要被警告或者罚款。
    小区物业公司经理辩称,“救护车司机既然能开进来,也自然能根据小区路况开出去”。这是典型的自我开脱,医疗急救讲求分秒必争,如果底线只是救护车能够通行,时间不重要,那抢救的意义在哪里?
    公共道路的路权分配,在法律上已经足够明确,现实中却容易滑向公地悲剧。尤其在小区内部这种相对封闭的空间里,违停更多只能靠物业,物业要是不强硬,就只能靠车主自觉。阻碍应急通道如果没产生严重后果,这种侵占公共道路的侥幸心态,便不会有什么代价。
    当然,哪怕像此次事件显示的,车辆违停妨碍了救援,余先生的妻子想要通过法律途径讨说法,也面临着棘手难题,她得证明余先生的死亡与救护车送医延误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否则违停的车主顶多面临着警告或者小额罚款。
    让出生命通道,这是基本常识。不管违停是不是直接导致了死亡的后果,物业和车主,至少都有从道义上反思的责任。不过,我们在批评的同时,也得意识到,类似救援通道受阻未必都是素质问题。比如像此次涉事的小区,停车难问题多次被反馈到社区、街道、房管依旧得不到解决,它说明小区规划缺少预见性,没能跟上车辆普及的节奏。
    可见,不管是公共道路,还是小区规划,都得保留一定的超前空间,否则很容易在车辆保有量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停车难还会转化为救急受阻的悲剧。   原载于《新京报》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