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成功
2018-09-03 07:11: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图为:长江鲟
    图为:催产
    图为:胚胎
    图为:幼苗

    长江鲟人工繁育节点

    ●2003-2007年期间长江鲟子一代苗种繁育初具规模,每年3-10万尾
    ●2007-2013年期间长江鲟子二代繁殖取得突破,子一代繁育规模可达每年50万尾
    ●2012-2015长江鲟子二代人工繁殖技术成熟,繁育规模可达每年300万尾
    ●今年首次取得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目前,6万尾三代幼苗生长良好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陈凌墨)野外种群几乎灭绝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获得成功,这在全世界尚属首次。昨日,“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技术研究”阶段成果获专家组验收通过。这意味着,这一在地球上生存了1.5亿年的古老物种,可持续人工群体已经建立,离自然种群的修复更进了一步。
    当日上午,该项目专家验收会在位于荆州的农业农村部中华鲟繁育与增殖放流中心进行。由中科院曹文宣院士、桂建芳院士等组成的专家验收组确认,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首次取得成功。
    长江鲟,又名达氏鲟,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定为极危级(CR)物种。由于过度捕捞、水电工程建设和航运疏浚等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鲟自然资源严重衰退,2000年以后再没有监测到其自然繁殖发生,野外种群几乎灭绝。
    长江鲟能否“续命”,人工保种技术的突破显得尤为重要。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先后开展长江鲟物种保护研究。2007年,实现长江鲟子一代全人工繁殖。2016年,实现人工调控下长江鲟自然交配产卵。上述两家科研机构联合攻关,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今年首次实现长江鲟子三代苗种繁育。目前,6万余尾长江鲟子三代幼苗生长良好。
    目前,长江鲟人工保种群体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不同世代梯队,包括长江原种、成熟子一代、成熟子二代和子三代苗种,为长江鲟的种群恢复和资源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人工保种的野生长江鲟只剩21尾,而且它们已经进入高龄阶段,长江鲟物种的延续,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鱼类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说,作为长江的旗舰物种,长江鲟的命运直接折射着长江的健康,保护长江鲟,实际上是保护长江的生态系统。
    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并在四川省宜宾市实施了最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一次放流了85000多尾人工繁殖的长江鲟。根据《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除了在长江上游自然江段实施长江鲟规模化增殖放流外,还将在长江上游的干支流建立若干个驯养繁育基地,并建立人工群体和放流群体的遗传资源库,实现对放流个体的遗传谱系跟踪管理。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