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评论员徐汉雄
绘图/刘阳
在9月6日商务部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有媒体提问称:近期社会上出现榨菜、二锅头销量上涨,出门就用共享单车等现象,有人认为这是“消费降级”。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回应表示,此论有失偏颇。(据9月6日央视网)
最近,网络上流传“消费降级”之说。不久前,做二锅头的顺鑫农业与做榨菜的涪陵榨菜以及做方便面的康师傅,几家上市公司的半年报业绩亮相,销售额与利润均双双上涨,又似乎“佐证”了这一说法。即低端商品受热捧,说明大家荷包不暖和,消费层次降低。这个说法其实似是而非。
任何商品的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即增长期、饱和期、调整期、再恢复增长,如此反复。有数据显示,2007年之前榨菜行业销量增速保持 15%左右,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增速下滑,2010年起得以恢复增长。从行业内部来说,随着消费者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对于无品牌、小企业生产的产品需求逐渐降低,市场份额逐渐向龙头企业集中。也正如商务部发言人所言,这反映的实是消费升级,龙头产品更让消费者放心与青睐,是消费观念的进步。
对方便面来说,同样如此,前两年,受网络外卖冲击,方便面销售数据持续下滑,如今相关企业的业绩增长,只是市场的止跌回暖。其中又以口感相对较好的高价方便面销售增长为甚,这是积极应对市场竞争的结果,也从侧面表明消费升级了,方便面只有与时俱进,才有一席之地。说到二锅头,更要看整个白酒行业,在经历几年前的低谷后,这几年整个行业都是风生水起,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种更是价量齐升,哪有降级可言?“一口榨菜一口二锅头,骑着摩拜遛一遛”,这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消费需求的层次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萝卜青菜各取所需,不必以偏概全,逮着一点就来归纳全部。毋庸讳言,“消费降级”背后藏着不少人不敢消费的焦虑,这一点倒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声音
《三 湘 都 市报》:更应关注“消费乏力”,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敢于消费、放心消费。
光明网:民众惟有更有钱、更敢花钱,“消费降级”的判断才会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