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守护库区学生平安的“摆渡人”
2018-11-13 07:24: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楚天都市报记者关前裕通讯员潘成涛唐锐

    每逢周五下午,近50名学生在民警和老师的带领下走向码头(如图),登上轮渡……这已经成为竹溪县新洲镇的一道独特风景。
    6年护学260余次,让万余人次的学生平安回家。6年间,新洲镇派出所历经两任所长,民警更替10余人,但守护学生安全的行动从未间断,他们因此被当地群众称为库区学生平安的“摆渡人”。
    竹溪县新洲镇地处汉江最大支流堵河上游,自2012年潘口电站蓄水后,形成了5万余亩的自然水域。镇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离家较远的三年级至九年级学生都寄宿在校内。每周五,他们中有近50名学生要乘坐轮渡回家。
    怀揣走出大山梦想的孩子们,求学之路格外艰辛。14岁的刘开俊和他9岁的弟弟家住洄洋村,回趟家要走近50公里水路。“上船时太挤,就可能掉进河里;在船上不穿好救生衣、嬉戏打闹或者乱爬船舷,也可能发生意外。”刘开俊说。
    这条水路风景秀美,但也成了孩子们求学路上的最大安全隐患。
    打造平安水路,才能让孩子们的回家路成为坦途。新洲镇派出所和镇中心学校全面分析乘船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后,达成了联责、联勤、联手护学的方案:每次乘船前开展一次安全教育;前往码头行进时防交通、防掉队事故;登船时防拥挤、防摔倒滑落事故;登船后督促检查系好救生衣……
    在每周的生命与健康课、每周五的放学前队列训话、每学期三次以上的安全教育大会上,民警和老师都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实际事例,向学生讲授安全理念,传授应急避险知识。学校、家长、学生还签订了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校园事故责任书,强化各方安全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丰富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放学时要组队走出校园,登船时要相互谦让相互帮助,上船后要系扎好救生衣,在船上不要随意走动和嬉戏打闹。”刘开俊说。他和同学们对这些安全知识,早已熟记在心。
    11月9日,又到了周五学生回家的日子。下午1时许,民警们来到码头。“大家注意安全,把脚踩稳。”民警一边提醒,一边牵引学生,在相互接力中将他们送上轮渡。
    清点人数、检查救生衣、与负责全程护送的老师签字交接,一切都有条不紊。
    轮渡缓缓驶向远方,水面泛起阵阵涟漪。“每当看到孩子们安全上学、放学,我的心里就感到很自豪。”一位执勤民警说。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