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治愈经济”不是化解孤独的灵丹
2019-04-08 07:17:00 来源:楚天都市报
    一些商家瞅准消费者对解压、释放情绪的需求,将其产品与服务贴上解压、放松的标签,“治愈经济”也应运而生。(据4月6日央广网)
    “治愈经济”的背后是“孤独经济”。精明的商家又一次瞄准人性弱点,让一只毛茸茸玩具陪你吃饭,养一只萌宠让你开心,一个人的KTV,一个人的小火锅……所谓的“治愈经济”,能让人免于独行的尴尬。
    在“治愈经济”中花钱的人们,其实不见得想改变“独自”的状态,恰恰是为了能更顺利的“独”下去。但藏于内心的孤独感,很难靠短暂的商业服务去化解,反而可能花的钱越多,越感失落寂寞。想靠花钱治愈孤独,那是小看了孤独,高估了钱。
    市场敏锐地发现商机,体现了消费创意。而一些别出心裁的“治愈”服务,也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心生暖意,为很多疲惫的身躯和灵魂,提供了暂时的栖息之地。但这样的商业模式,若想长久发展,真正帮助人们缓解焦虑、放松身心,则需要更专业的心理沟通,更温暖的服务底色。
    但长久困于孤独,却有损身心健康,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孤独感的泛滥,不能只被视为个人情绪,或是绝佳商机,更应作为一种健康风险和社会问题,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为了解决孤独问题,英国政府甚至设置了“孤独大臣”的职位,从数据分析、设立热线、建设社区、提供资金等诸多方面,加强人与人的联系,提升社会的情感温度。
    面对孤独这一全球性的“隐形流行病”,花钱买安慰的“治愈经济”,难以成为祛除病根的灵丹妙药,真正的“治愈”之路,要从消除功利目的,淡化商业标签,提供科学、系统、富有人文关怀的公共服务起步。

  声音
    红网:能治愈孤独青年的,也许不是“享受孤独”,而是“温暖的拥抱”。
    南报网:大多数产品都是以“适应孤独”为目的,而不是为了增进交往减少孤独。
  绘图/罗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