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通讯员王端生)2017年以来,鄂州市纪委派驻市委办纪检组紧紧围绕派驻职责,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先行先试、问题导向、抓早抓小的工作思路,勇于创新、主动作为,推动监督执纪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彰显。
坚持先行先试有突破
率先推出“两本册子”。按照违规公款吃请、公款旅游、违规使用公车等十五类问题进行分类梳理,共梳理问题71个,编印成《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负面清单》。结合驻在部门党员干部实际和鄂州语言特色,以79幅漫画的形式编印成《机关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本》。党员干部普遍反映两本册子让人耳目一新、易记易行。
率先制定“三项制度”。从派驻部门实际出发,出台《参加或列席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党组)会议及研究“三重一大”等事项会议工作制度》和《干部拟提拔任用、评先表优和作为“两代表一委员”候选人前征求意见制度》,使得相对宏观的规定更加明确,具有较强可操作性。
率先开展“四项督查”。督查市委办开展全市党办系统信息报送监督检査,对迟报、漏报、瞒报等问题发通报3份;督查市委组织部强化干部日常监督,全年共进行谈话提醒99人、函询61人、诚勉勉17人;督查市委政法委(市综治办)开展职能监督,下达督办函55份,对5家单位给予一票否决,对“一感两度两率”综合排名靠后的6家单位在会上作检查,取消13家单位评优资格;督查市统筹办开展基层工程项目建设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的专项整治,全市共清理项目530个,约谈相关负责人8人。
坚持聚焦主业有成效
抓主体责任。组织驻在部门党员干部300余人参加十九大精神知识测试;査看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学习笔记心得体会45人次;参加或列席驻在部门领导班子会议以及研究"三重一大"等事项的其他会议81次;督促落实党员干部操办婚丧喜庆等事宜报备制度,收到报备34人次。
抓专项整治。抓细节小节,对驻在部门党员干部工作纪律进行暗访,共发现迟到早退、上班玩手机、聊天21人次,下发整改督办函7份。抓关键节点,在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节点成立专班,对驻在部门公车定点停放、违规使用、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共发现问题12个。
抓执纪问责。2017年以来,共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23个,发现市管领导干部问题线索1起,初核5件,立案1件给予政纪处分2人,诫勉谈话1人,组织调整2人,暂缓重用1人,函询1人,提醒谈话6人,下达整改督办函17份,约谈存在问题的单位直接责任人5人。
坚持服务大局有作为
积极参与专项治理活动。对省纪委组织开展的文山会海、照转照抄,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其中,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对11家单位和96名干部进行问责处理。
督促整改省委巡视组反馈的间题。督促市委办将巡视发现的同城吃请、值班补贴、司机安全奖等9个问题整改到位。并举一反三,督促其他8家单位开展同类问题自查自纠活动,共清退违规资金52万元,得到市委有关领导肯定。
开展大数据巡査督导。根据委局统一部署,严格按照巡查督导方案,对鄂城区运用大数据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先后开展15轮巡查督导,督导核查问题线索23055条,查实2995条,查实率为12.99%,追缴扶贫资金49.73万元,已问责处理236人,其中给予纪律处分2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