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大家是不是都很期待?
这周末,中秋小长假,三天,
下周末,国庆大长假七天。
美不美?开不开心?
可是,如果有件事不注意,
假期出行可能会泡汤,
对,特别说给爱美的女士们!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25岁的姗姗就万万没想到,
毁掉自己国庆出游计划的,
不是一票难求的动车票,
不是小伙伴们的临时爽约,
也不是价格翻番的客房价,
而是一双高跟鞋。
9月17日早晨,
脚踩7厘米“恨天高”的姗姗,
在匆忙奔向车站时,
突然脚下一歪,
整个人摔倒在地,
脚踝部位很快就肿起来.
X光片显示,
脚踝韧带拉伤 。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姗姗原本计划,
国庆到千里之外的厦门鼓浪屿,
赤脚踩在金色的沙滩上,
拍出美美的照片发朋友圈。
可现在,
她只能在家好好静养,
忍痛在“12306”网站上选择“退票”两个字。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行,也毁于足下,
这是多么痛的领悟!
可是,仍有那么多女性“执迷不悟”,
总觉得受伤的不会是自己。
那么,我们就来“摆事实讲道理”好了。
武汉市第四医院骨科博士方真华,
用多年的行医经历告诉你,
一双“恨天高”,
会让足踝受伤的概率增加两三倍!
饱受高跟鞋折磨的脚,大抵是这样的。
“
1、脚骨变形。
穿高跟鞋时,脚趾会被迫向前挤压,
长期以往,会导致脚骨变形。
研究表明,
80%的拇指外翻都是由穿高跟鞋引起的。
▲容祖儿晒出受伤的脚
2、难看的老茧。
穿上高跟鞋之后,脚会不自然向前滑动,
在脚底形成新的压力点,
长期的摩擦容易长鸡眼、生厚茧。
(为何脚底总长老茧?答案在这儿了)
3、足踝扭伤。
高跟鞋与地面接触的面积较小,
受力不均使人对自己的调整能力减弱,
更容易产生脚踝扭伤,韧带拉伤、
甚至骨折都是有可能的。
(没崴过脚的,都不敢说自己穿过高跟鞋,画面请自行脑补)
4、疼痛。
穿高跟鞋会导致脚趾痛、前掌痛、小腿疼、脚踝疼。
”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即使是在时尚界,
由于高跟鞋带来的种种苦头,
它也有失宠的时候。
贝嫂曾是世界上最迷恋高跟鞋的时尚女星,
经常穿着违背人体力学的超高跟鞋子出席公共场合,
甚至抱着孩子也能健步如飞。
但是长期穿高跟鞋,
导致她的脚拇指严重外翻,
并做过多次手术。
后来,她脱下高跟鞋,
转而投向小白鞋的怀抱。
分割线 箭头 动态
道理讲完了,
只是,
真正的选择放在面前时,
很多爱美女性还是难以对高跟鞋说“不”,
毕竟,
增加高度、气质提升全靠它了。
高跟鞋穿得好就是女神,
穿不好就成危险。
如何将高跟鞋带来的安全隐患降到最小?
且听方真华博士怎么说。
首先,当然是选择一双适合自己的高跟鞋喽!
鞋跟不要太细,最好选择厚跟鞋,毕竟我们是用它来保护脚的,而不是作为武器储备用的。
鞋跟不宜太高,尽量选择在3厘米以内,不要超过5厘米。鞋跟高度上升时,身体重心也会上移,鞋跟越高,重心不稳,发生足踝损伤的概率就越大。
鞋头不要太尖,太尖的鞋会压迫脚趾头造成脚部变形,要给脚趾预留足够的空间,如果实在是忘不了商场里那双尖头鞋,可以选择大半码的。
鞋子的内垫要柔软、舒适,经得起长时间步行的考验。合适的鞋垫也能帮上大忙。
尽量选择柔软皮面的高跟鞋,并解决掉磨脚的问题,否则穿鞋走路就像是经受酷刑。
穿着高跟鞋走路时,姿势要正确。
脚尖往前伸直,臀部夹紧,上半身挺直。这样可以避免压力分布不均,从而改善腿部、足部浮肿的现象,促进血液循环,远离腿部酸痛。
注意劳逸结合。穿一会儿高跟鞋就休息一下,或是换上轻松的平底鞋。回家后用热水泡脚来减轻脚部疲劳。
平时可以使用一些润肤露,滋润一下脚部的肌肤,定时去角质,防止脚底生茧。
最后一条,
那就是给饱受高跟鞋之苦的足踝做个“体操”!
不会?
那就由帅气的方博士来亲自指导吧!
只需一根宽约7厘米的有弹性的拉拉带就可以哦!
美小护亲自示范,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