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婆婆被一只蜂蜇,走了十几步路就休克倒地;另一个婆婆遭到群蜂攻击,全身被咬了50多个包,却并无大碍。近日,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相继收治了两位两名被蜂蜇的婆婆,对于蜂蜇的反应却截然相反,原是过敏性体质导致的区别。
19日下午1时许,75岁的程婆婆(化姓)出门去参加一个老年人活动,水塔街社区附近时,正在过马路的她突然感觉后脖子上爬了个东西,感觉像一只虫子,她本能地随手去一拨,突然感觉右手食指一阵刺痛。她定睛一看被扒到地上的虫子像一种蜂子,应为在马路中间她不好过多停留,便径直通过了马路。刚到马路对面,程婆婆就感觉胸闷、气短、心慌、还伴有头晕和眼前发黑,手指也开始肿胀起来。她扶着路边的杆子站了会儿喘气,忽然就是意识模糊,身体麻木栽倒在了地上,还摔伤了左肘部和左眼。路过的好心人帮其报了警,随后程婆婆被送往了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进行救治,一查原是因为蜂蜇而引起的严重过敏性休克。当时的值班医生介绍,程婆婆当时送过来时,血压很低、肢体冰冷、呼吸困难,还伴有呕吐症状,在救治过程中还出现了全身皮肤红肿的现象,是很严重的过敏性反应。
无独有偶,两周前,该院急诊科还收治了一位93岁的婆婆,也是因为被蜂蜇伤,浑身上下被叮咬了50个包,幸运的是没有出现其他不适反应。
当日下午,93岁的毛婆婆(化姓)和朋友在沿江大道一处树影下乘凉聊天,因为天气炎热,她手里一直摇着蒲扇满满拍打自己的身体来扇风。不一会儿,有两只虫子就一直在毛婆婆身旁绕,让其不胜其烦。毛婆婆仔细看了看两只虫子像马蜂,没有敢很暴力的驱赶,就想等着它们自行非开,哪想两只马蜂一直越靠越近,一只直接扒在了毛婆婆的后颈上,毛婆婆本能地一挥蒲扇一拍,将脖子上的马蜂赶走了。这一挥不要紧,反而让马蜂来了劲,一个劲地往毛婆婆身上扑,另一只马蜂也开始往她面前来,毛婆婆挥舞蒲扇的幅度大了起来,但终究还是让一只马蜂叮咬了一口,不一会儿又不知从哪里来了一些马蜂,而且越来越多,场面一度混乱,毛婆婆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朋友相对年轻,先行躲开了,毛婆婆腿脚不便,便遭到了群蜂的攻击,好不容易跑进了室内,这才脱险。朋友见其被蛰咬了很多包,赶紧联系其家人将其送往了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救治。医生对其进行了细致检查,并进行了严密的观察,发现毛婆婆并没有出现其他的不适反应,只是全身被叮咬了50多个包块,一碰就很疼。医生对其进行了简单的治疗后,毛婆婆就自行回家了。
“像程婆婆过敏性反应这么大的患者并不多见,因为她是过敏体质,被蜂蜇后过敏反应情况很严重,如果送医抢救不及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该院急诊科主任艾芬表示,好在经过一周的严密观察和治疗,程婆婆各项体征恢复正常,已经顺利出院。艾芬主任介绍,大多数都像毛婆婆一样,只会对蜂蜇感到疼痛,两人的不同反应完全是因为个人体质差异。她提醒,该科长期都会接诊到被蜂蜇伤的病人,建议大家远离有蜂窝的地方,如果遇到蜂类时,一定不要去驱赶和拍打,让其受惊而攻击人。如果被蛰伤,可以先拔出毒刺,用肥皂水或食用碱涂抹伤处。如果出现上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通讯员 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