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董淑健
通讯员 方俊 李梦瑶 柳民健
“以前我们村的蛋鸡养殖户小而散,开展芦河港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工作以来,生态好了,经济效益也提高了。”8月23日,湖北省浠水县丁司垱镇黄龙山村党支部书记岑剑自豪地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据悉,芦河港小流域内的黄龙山村曾有蛋鸡养殖户32家,存笼量15万余只,规模化程度弱,市场竞争力低。如今,通过引进市场主体、整合各类资源,黄龙山村已发展成拥有规模化养殖企业3家、存栏量超过100万只的示范村,38名村民通过就近就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一头连着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乡村振兴。该县坚持把促进产业发展作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任务,因地制宜培育和引进市场主体发展乡村产业,以产业的发展壮大彰显综合治理效能。
蛋鸡产业持续做优做强。该县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加大蛋鸡养殖产业整治提升力度,将流域内近200家小、散养殖场整合成26家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养殖企业,彻底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问题。充分发挥华中蛋品交易中心功能作用,大力引进优赛食品等蛋鸡精深加工企业,蛋鸡产业链不断完善、价值链不断提升。
山村面貌变得更美了
中药材良种培育产业初具规模。该县扎实推进大别山特色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利用清泉镇原闫河小学闲置房屋,引进小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中药材良种研发培育产业,目前已在流域沿线流转土地300亩,并在白芨、黄精、七叶一枝花、金钗石斛、黄金七、霍山石斛、杜鹃兰和独蒜兰等名贵中药材的组培技术取得突破,为推动黄冈乃至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山青水绿,生态更好了
水稻“产加销”模式不断完善。利用流域良好的水土资源,该县引进长福米业有限公司,流转耕地800亩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水稻种植、生态养殖、大米加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生产模式;引导长福米业与芦河村禄叫酒业深度合作,利用种植的优质糯米为原料,发展白酒产业,形成了土地流转、糯米种植、白酒加工销售的产业循环,为带动流域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探索了新路径。
百姓变得更加富裕了
特色农业产业百花齐放。充分发挥流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该县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闫河胜利蔬菜、菱角塘稻虾养殖、闫河特色水产、张家坪绿满天瓜篓子、黄龙山羊肚菌等特色产业先后落户流域沿线,蕲艾、山药、小黄姜、黄桃、油茶等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不断扩大,流域沿线正在成为特色农业产业的聚集地。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