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届中国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已被公益组织聘用者过半
2018-06-19 17:59:06 来源:公益慈善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NGO新闻>行业观察> 

国内首届中国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已被公益组织聘用者过半

2018-06-19 09:39:36 来源:公益慈善论坛 作者:李超 点击数量:156

来源:中青在线 作者:李超

6月15日,国内首届中国公益慈善管理四年制本科生毕业典礼在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举行。据介绍,该校于2014年4月与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开展战略合作,设立公益慈善管理学院,并于2014年9月招收首届中国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四年制本科生。

据了解,该校设立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的初心是,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快速发展,2013年底我国已有社会组织54.1万个,但我国还没有培养专业化、职业化公益慈善人才的本科学历教育。

为此,该校公益慈善管理本科专业把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先进的公益慈善理念、系统的公益慈善管理知识和扎实的岗位实操技能,能够在公益慈善组织从事项目管理、资金筹集、公关传播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今年5月,该校针对公益慈善人才培养工作做了调查。调查显示,80%以上受访者对公益慈善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主要课程设置表示认同,75%以上的公益慈善组织受访者对该院的实习生的表现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

目前,该校公益慈善管理专业93名毕业生中,50%以上的毕业生已被公益慈善组织聘用,其中近30名同学被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阿拉善SEE基金会等5A级和知名公益慈善组织聘用,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等城市。

推荐阅读:

目前公益慈善专业本科人才的主要培养模式

用“摸着石头过河”这一老掉牙的词汇来形容当下国内高校在公益慈善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其实最恰当不过。

由于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并没有包含“公益慈善”相关专业,国内高校只能通过“曲线救国”方式来培养公益慈善领域的本科生,目前主要有三种模式。

一是“2+2跨专业培养模式”,代表高校是北师大珠海分校。

该模式的核心是本科生先在原属专业(例如心理学、社会工作)修读两年通识课程,从第三年开始进入宋庆龄公益慈善教育中心修读两年公益慈善专业课程,毕业后不独立授予公益慈善管理学位或者毕业证书,而是提供写实性结业证书,或者毕业证书标明“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方向”。“2+2模式”是国内首个公益慈善管理本科项目,于2012年5月首办,每年从北师大本科生源中招录40名学生。至今招收四届共165人修读,已有超过90名学员完成学业,其中有不少毕业生进入国内知名慈善机构工作并受到好评。

第二种模式是“四年制专业方向培养模式”,代表高校是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和北师大珠海分校。

该模式特征是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设立“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方向,并开发了四年的公益慈善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由培养单位独立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从大一开始(即在高考结束后即选报该专业)进入培养体系,毕业后颁发管理学学士学位证书和标明“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方向”的毕业证书。浦江学院与2014年9月开始以公共事业管理(公益慈善管理专业方向)招收首届四年制学生,而北师大珠海分校则于2015年9月招收首届四年制学生。

第三种模式是“双学位双专业模式”,代表高校是深圳大学。

该模式的特点是从全校大一和大二生源中择优招录组成一个虚拟班级“公益创新专才班”,学生的身份仍然保留在原属专业,通过“插班上课”方式修读公益慈善管理相关课程。学生达到相应学分要求可在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双学位(或者行政管理双专业)证书,或者行政管理专业辅修证书及公益创新专才班结业证书。深圳大学管理学院于2015年6月开办了首届公益创新专才班,并从全校各专业中招录了30位学生入班学习。为了保证培养效果,管理学院利用自身优势开发了行政管理专业(公益创新专才班)课程体系,并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指定的商科核心课程和公益慈善特色课程之后方能取得相关证书。

由于这些项目开展时间均不长,有些还没经历完整的人才培养的周期,因此目前难于对不同培养模式的利弊进行客观估量。鼓励各大高校结合自身特色和优势积极探索各种可能路径或许是最佳选择。正如前文所指,即使将来教育部批准设立“公益慈善”相关专业,公益慈善本科人才的培养路径仍将是、并且应该是多元化的,关键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有效地回应社会和公益慈善组织的人才需求。至于是否贴着诸如“公益慈善学士学位”的标签,笔者认为反而不是用人机构最看重的事情。(摘自《国内高校如何培养知行合一的公益慈善本科人才?》,作者:罗文恩,来源:公益慈善学园)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