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间的红线
2018-01-05 08:41: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湖北日报评论员 艾丹

    “芝麻信用”官方发声明称,初衷没错但用错了方式,“愚蠢至极”。一个成功的企业为何会犯这样的错误?虽然道歉态度诚恳,但事关用户信息安全问题,不能仅止于道歉。
    近日,“支付宝2017年度账单”刷屏朋友圈。范儿、旺、温暖、远方、才华、小确幸……这些带着互联网气息的账单关键词,让不少网友感叹“比我更了解我”。不过,很快有律师指出,支付宝年度账单的查询页面中,默认“同意”用户签署《芝麻服务协议》。原本简单的个人账单查询服务,隐藏着“套取”个人信息的“坑”,最终支付宝紧急修改了相关页面,芝麻信用方面也致歉。
    此次支付宝年度账单查询事件,将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安全再次推至风口浪尖。如果说以前人们担心的是QQ聊天会不会被偷窥,担心身份信息、金融资产等单个信息会不会被泄露,那么,支付宝账单查询上展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则让人们担忧整个人的行为、习惯、兴趣、特点、年龄、职业遭遇解码,并存在扩大化应用的风险。为什么不少人觉得账单的年度关键词像是给自己量身定制?这恰恰印证了大数据分析的精准、对焦。可是,如果失去了用户授权这个前提,越是这种精准的分析,让个人隐私暴露的可能性越大,也让人们在大数据时代愈发趋于透明。这让人们深深觉察到大数据风起云涌背后的凛冽寒风。
    身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新时代,信息安全防护亟待从观念上、治理手段上全面升级。对个人信息泄露的重点打击与防范,从单个信息应扩展到“信息联合体”。比泄露一个手机号、身份证号更可怕的是,你的衣食住行,你的兴趣习惯,你的行业特征等立体的、个性化、综合性的信息被一概感知。这种看不到、摸不着的威胁,将产生于人们使用电脑、手机过程中不经意的留痕,存在于应用服务产品不自觉、不自律的信息采集、分析、共享中。还有多少默认“同意”正悄悄窃取你的全方位信息?这拷问着中国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建设力度。
    近年来,信息安全被高度聚焦,“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成为共识。在信息价值堪比黄金的新时代,构建信息安全的稳固基石,不仅是互联网良性发展的前提,也是创新型国家发展的基础。如果个人隐私在人们锻造的新技术时代荡然无存,那么,我们孜孜以求的技术革命、创新发展也就失去意义。个人信息无疑是属于个人的,其产生于互联网服务过程中,但并不意味着属于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更不代表其可以随意使用。让信息安全保护跟上大数据时代的步伐,从制度层面、治理层面共同筑起防火墙,明晰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界限,对非法透视用户隐私的行为零容忍,才能将个人信息安全建设得固若金汤。
    人们在享受大数据带来技术红利的同时,不能忘了技术应用与创新发展的初衷。以支付宝、微信等为代表的应用服务产品,逐渐进入政务、民生、金融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同时,不能忘了与公共服务角色相匹配的社会责任、法律义务。唯有共同守护好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红线,我们才能真正迎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春暖花开。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