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宛诗平
中纪委监察部网1月3日发布消息,通过走访调研、专项检查和巡视巡察,发现张家口市及蔚县、康保县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突出,主体责任缺失,工作作风不实,脱贫攻坚任务落实不到位,将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作出严肃责任追究。(1月4日央广网)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是党和政府向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兑现承诺、实现梦想,关键要看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然而,脱贫攻坚之路上,仍有部分党员干部的表现不能令人满意,使得扶贫工作开展不力,或不精准、不实在,或措施不力、进度缓慢,更有虚报冒领、截留克扣、强制收费、违规分配、优亲厚友等严重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
精准扶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作链条长、环节多,一个环节把关不严、一个环节不负责任、一个环节没有精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前功尽弃。河北省严肃问责扶贫领域的相关领导干部,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发人深省。响鼓还需重锤,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精准扶贫工作事关贫困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容不得有半点的懈怠、漂浮和腐败。对于纪检监察部门来讲,每一个项目和每一笔资金落实后,都要精确锁定目标和范围,及时跟进,使执纪有的放矢,让纪律产生强大威慑力。强化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警示教育,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将贪腐念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真问责”才能倒逼“真扶贫”。脱贫攻坚已经到了爬坡上坎、滚石上山的时刻。对扶贫领域出现的作风不实乃至贪污腐败等问题,要进一步强化问责追责机制,精准问责,绝不姑息,对典型案件一律公开曝光,形成持久的警示效应,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加力、再深入、再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