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图为:七子花,生长于海拔600米至1000米的悬崖峭壁、山坡灌丛和林下。(湖北科技出版社供图)
湖北日报讯(记者文俊、通讯员陈长丽、刘辉)1月2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获悉,由该园植被生态学学科组首席研究员江明喜博士主编的《湖北省珍稀濒危植物野外识别手册》近日出版,该书为湖北省第二次重点植物资源调查系列丛书。书中介绍,全国高等植物有4000多种正面临严重威胁,甚至处于濒危状态,如产于湖北的中国特有树种七子花,已有100多年未在湖北发现野生资源。
湖北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过渡地带,植物区系具有东西渗透、南北交汇的过渡区域特点,拥有十分丰富、复杂的植物区系成分,包含有许多古老孑遗植物,如举世闻名的“活化石”水杉等。湖北是中国植物资源和植物种类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也是中国具有东亚特色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初步统计,湖北省有维管植物242科、1468属、6212种。据悉,地球早期的植物界含有一些像青苔似的简单苔藓植物,这些植物是非维管植物,也意味着,它们没有类似叶脉的系统来输导水分和矿物质。当维管束出现后,植物才开始真正意义上征服陆地。
原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所长郑重研究员介绍,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和国家战略资源。近年,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人们对野生植物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野生植物资源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全国高等植物有4000多种正面临严重威胁,甚至处于濒危状态,如产于湖北兴山的七子花,为中国特有树种,但已有100多年未在湖北发现野生资源。
为推动野生植物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江明喜、李晓东、吴金清等一批长期从事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研究的科研人员,通过多年野外考察、资料收集完成了书稿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