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滩成垃圾场要从源头抓起
2018-02-05 08:21: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 胡建兵

    1月31日,安徽省环保厅对外通报称,近期在长江安徽段先后查获了近万吨外省工业垃圾,有近2500吨已经倾倒在了铜陵段的江滩上。(2月4日央视财经)
    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驱使下,跨省跨地区将一些高污染的工业垃圾倾倒在母亲河的堤坝内,让部分地段的长江江滩成了垃圾堆场。产生工业垃圾的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与一些环保公司签订了低价危废处置协议,这些所谓的环保公司将不同工厂的污染物集中到沿江私人码头,然后再通过网上物流平台随机招募沿途经过的船只,将工业垃圾通过水路运输到安徽境内后,雇佣浮吊连夜倾倒在偏僻的长江江堤上。通过摸排调查,一个利用长江航道大规模非法转运倾倒固体废物的黑色产业链逐步浮出水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地位,沿江省市实施了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修复水生态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根据《国家固体废物防治法》,非法倾倒危险废物达到3吨以上就可入刑。这样的大背景下,依然有人顶风作案,除了非法利益驱使外,更有监管不到位、打击力度不够等原因。
    安徽省环保厅副厅长殷福才说,这些不法分子采取混合的办法,把危险废物和一般的固废混合以后,把它变成不是危险废物。后期即使追查到了不法分子,也可能无法适用刑法予以严厉惩处。不法分子盯上水路运输,也暴露了水上环保监管的空白,最关键的是各地没有建立跨省联合打击的机制。当务之急,要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长江经济带的生态保护已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共饮的是一江之水,在环保的问题上,没有分而治之。在污染源产出地,必须建立严格的污染物处置登记备案制度,对工业垃圾的去向、如何处置等必须登记在案;其次,应加强省际、部门联动,使污染跨省转移的监管形成闭环,有关部门要拿出强有力的手段,通过环保公益诉讼、环境修复罚单等方式,最大力度维护长江生态,惩治不法分子。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