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过年
2018-02-15 08:22: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 华杉

    团风乡下过年虽然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但那只是一个预习,所以只能叫做小年。而真正意义上的年,是从腊月二十九开始的。
    父亲领着男孩子推汤粑儿,推白豆腐、米豆腐、蘑芋豆腐,盆盆钵钵摆满一堂屋;母亲领着女孩子烧猪脑壳、猪蹄脚、猪圆尾儿。晌午一过,全家人都围着石碓臼揣糍粑。糯米揣好后,掐到铺有熟石膏粉的大簸箕里摁成圆溜溜的粑粑,忙完糍粑,天已是乌紫乌紫的了,母亲就叫女孩子烧着灶台,再把瓦罐里积攒了一年的菜油倒进锅里开始麻炸。
    炸麻炸很有讲究。先是把猪圆尾的精瘦肉剁细与面粉、鸡蛋、花椒、蒜苗、生姜等一起在豆浆里拌均匀,再一勺勺地舀进滚烫的油锅里,油锅立即欢腾起来,扑鼻的芳香充满整个屋子,整个院子,整个山村。
    炸好的麻炸黄亮亮像金圆宝,不仅好看还好吃,柔软爽口。第一锅当然是喉咙伸出爪爪的孩子们的,盘子还没有放稳,麻炸还滚烫冒油,就被四五个孩子抢完了,嘴上叼着,手上抓着,眼睛盯着,心里算着,烫得双脚直跳。父亲笑着说“怕肠子都断好几回了”。母亲炸了麻炸,还要炸豆干、高粱果、糯米果、红薯块块,冒尖尖两三筲箕。
    三十一大早,大家都起来了。男孩子跟着父亲去水井边杀花公鸡,女孩子则跟着母亲弄年饭。花公鸡又肥又大,鲜血滴了一大碗。父亲说小孩子不能吃鸡血,吃了说话爱红脸。我们都望一眼对方的脸,没吃鸡血怎么也红了呢?是不是偷过嘴呀!花公鸡的双翅上有细长的羽毛,花哨如霞,像锦鸡的羽毛般漂亮。
    年饭讲究丰盛,饭要蒸一甑,从腊月三十吃到正月十五,这叫一甑饭吃两年年年有余。
    菜也要丰盛,十八个盘子和碗码得像小山一样,有羊腿羊背,有鱼头鱼尾,鸡腿鸡翅,猪蹄猪肝,还有煎豆腐被老米酒泡得黄亮亮香喷喷的霉豆腐。年饭不喝汤,据老人们说,喝了汤雨水多洪水大,庄稼收成不好。
    吃完年饭,小孩子们就去给果树喂年饭。老大拿着砍刀,老二端着年饭,其他小孩子尾随其后,来到房前屋后的桃子树、柿子树、梨子树、葡萄树、板栗树下,拿砍刀的老大起一句砍一刀,其他的小孩子跟一句结一挑;砍两刀,结两挑;砍三刀,结三挑;砍九刀,结九九八十一挑!拿砍刀的老大又问一声:落不落?其他孩子就齐声回答:不落!掉不掉?风吹摇摇都不掉!
    有一年,隔壁家去给梨子树喂年饭,拿砍刀的老大在树上砍了九刀后问:掉不掉?因为老幺有点口吃,回答说:风吹摇摇都掉掉掉……逗得大家哄堂大笑。那年秋雨水多秋风大,他家的梨子的确掉了不少,至今湾里的人见了他还笑话他呢。
    夜幕降临,村落被融进寒冷的大山深处。毛狗归了洞,画眉归了林,鸦雀归了窝,就连麻雀也悄悄地归到了屋檐上。而这时家家户户火塘里的火正旺,都烧着攒了一年的干树兜子。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这是乡下人最看重的。这是一年之尾的最后几个时辰,全家人都围着火塘,静静地守岁……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