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涂了之”的不仅是质量问题
2018-04-04 07:11: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 李英锋

    甘肃折达二级公路是一条“扶贫路”,全长77公里,估算投资15.7亿元。日前有媒体报道,折达公路考勒隧道内原设计中“双层钢筋”,施工后变成了“单层钢筋”。相关部门曾要求对该隧道封路进行加固整修,但该隧道的“整改”措施只是刷了涂料。目前,甘肃省已责成交通运输厅对工程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整治,启动问责程序,重点查处违纪。(4月2日《法制晚报》)
    折达公路考勒隧道所在的东乡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自然环境恶劣。折达公路不仅能够解决群众出行问题,也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带来了希望。然而,耗资巨大的“扶贫路”却不是一条安全路、放心路,整改过程中的二次偷工减料,更是掩盖了隐患,放大了风险。
    折达公路考勒隧道问题,不仅是质量问题,还是作风问题,更可能涉及严重的违法违纪。施工单位不按设计施工,将双层钢筋改为单层钢筋,竟能通过验收,顺利“竣工”;整改过程中刷涂料敷衍了事,专项调查组认为“人家说整改好了”就是“整改好了”,“没顾得上看去”,表示“无能为力”;面对举报和媒体监督,有关部门和领导依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无视信访规矩,无视自身职责,把记者支来支去,推诿扯皮。折达公路暴露出来的一系列根源问题,危害比偷工减料更严重,也更应该得到彻底整改。
    道路建设从设计、施工、监理、验收,都有一套质量管理程序,各环节理应环环相扣,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可是,是什么造成了责任失守、监管失灵,直到央视报道之后才引发了反思和整治,才让迟来的责任归位?作风建设是系统工程,长期工程,要整治“偷工减料”,防止玩忽职守、贪污腐败,必须健全日常的监督机制,扎紧制度篱笆,堵住监督漏洞,让责任和监督按照党纪法规高效运转起来,对于不守规矩的部门和岗位,依法依纪督导、问责,确保履职责任不断档,不跑偏,不走样,也让失守者付出应有代价。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