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下沉为何变成办公室下沉
2018-04-17 07:12: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余明辉

    社区一间2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在短短4年内,竟被3家不同的区级部门前后装修了3次,每次都花费十几万元。但装修好、挂了牌子之后,这间办公室却基本闲置,工作效果就体现在各部门在最基层的社区落实了一间办公室。据基层干部反映,有些部门落实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但往往是办公室“到边、到底”,具体工作却未能真正落实,被群众戏称为“工作下沉变办公室下沉”。(4月15日《半月谈》)
    之所以造成“办公室下沉”,一是各级部门落实工作作风不实,形式主义严重;二是对各项工作成效缺乏有效的评估和奖惩机制,根本上则是服务群众思维的缺失;三是这些办公室从一开始设立就不符合基层实际,是一种拍脑袋决定、一刀切强推。
    众所周知,基层部门把一些办公室设到社区等最基层,根本目的是服务基层社区群众。反过来讲,作为基层政府,有责任有权力有义务对所属一些部门设立在基层的服务点,进行起码的日常评估和监督,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而非简单地看看办公室的存在或汇报材料等。如此,相关社区办公室也就不会从建立之初就闲置,基本不发挥功效,只起到应付上级检查的尴尬局面。
    建一些根本没用过的社区服务办公室,还美其名曰是服务创新,显然是一种误读。真正的服务创新,应该是不管有没有设立专用办公室,都能让基层群众享受到更方便、更周到的服务。“工作下沉变办公室下沉”,与其说是基层工作不实、形式主义严重,倒不如说是由于上级部门也存在类似顽疾,而后下移表现在基层。要取得真正的整改效果,无疑需要自上至下的深刻反思,强化相关工作的科学部署和科学监督,将服务基层真正落到实处。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