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金牌司铃人”用钟声见证高考20余年
2018-06-07 07:22: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朱惠 通讯员 陈克茂

    图为:预演高考敲钟。

    6月6日下午,武汉市53个高考考点对考生开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江夏区第一中学,采访了用钟声见证高考20余年的“金牌司铃人”李秋兰。
    武汉市招考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武汉市全部高考考点均采取人工方式打铃,考场挂钟时间仅供参考,考试时间一律以考点人工打铃信号为准。人工敲铃的声音传播效果更好,还可以避免停电等因素的影响。

    确保分秒不差

    6月6日一大早,李秋兰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点开网页,查看北京时间——国家授时中心标准时间,和自己的手机时间对了对,分秒不差。“今年高考考场启用智能时钟,为了更准确地发出考试信号,这几天我每天会在早中晚3次对时间。”李秋兰起身打开办公室柜门,取出两个电子手表,和一个蓝色尼龙提袋,里面是一个铜钟和敲钟的铜锤。
    李秋兰介绍,高考每一门考试,需要分别在考生进场、分发试卷、开考及考试结束时敲4次钟。“敲钟的时长、间隔有严格要求。不同节奏代表不同的指令信号,但都必须在10秒钟内结束。”她说,每个科目开考前,考生可提前40分钟入场,进场钟声是“铛、铛”,开考前5分钟分发试卷,钟声是“铛铛、铛铛”,正式开考和考试结束的钟声分别是“铛铛铛”和“铛铛铛铛”,分别提示考生开始、结束答题。

    用钟声与考生对话

    李秋兰今年51岁,于1994年因工作调动来到江夏一中,从1995年高考开始,成为高考敲钟人,一敲就是20余年。
    李秋兰说,考生入场时的钟声,自己会敲得慢悠一点,不让学生感到紧张,轻松入场,发卷时的敲击,也是轻松柔和的,到开考时,就会敲击得快一点,为考生节约时间,让他们有紧促感,可以抓紧时间答题,最后结束时,是提示交卷,敲击力度最大。“第一次高考敲钟的时候,真有点紧张。”李秋兰说,当年高考还在7月,学校在考前会有多次模拟考,自己就抓住模拟考试的机会练习,平时也会时常揣摩敲钟这事儿。

    一件特别神圣的事

    “这个铜钟有70年历史了,是江夏一中建校时购置的,是镇校之宝。”李秋兰取下铜钟介绍。“我觉得敲响高考的钟声,是一件特别神圣的事情。”李秋兰告诉记者,每次考试结束,都会有不少学生围过来,好奇这么一个小小的铜钟,竟然钟声如此洪亮悠长。“每当这时,我都会感觉特别有成就感。”李秋兰说。

上一篇:1/8决赛

下一篇:集中力量攻克网瘾难题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