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浩瀚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惊涛澎湃。优秀的传统文化,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其积极作用亘古长存。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已经造福中国和世界500个春秋。在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之际,湖北日报推出多篇有分量的报道,有消息、评论、述评,也有专题、特别报道等。
6月6日头版“牢记殷殷嘱托 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专栏消息《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暨湖北省中医药振兴发展大会召开》,评论员文章《把中医药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以民族与世界、历史与现实的眼光,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新时代中医药创新发展、实现中国梦的角度进行阐述,吹响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迈向中医药强省的昂扬号角。
5月25日5版头条《时珍光辉穿越时空——写在李时珍诞辰500周年之际》,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发掘新看点,进行大纵深、多视角的报道,立意高远,有深度,有力度,表现了中医药学博大精深的内涵和广泛深远的影响力,展示了李时珍医药学的赓续传承,展现了本草之父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优势资源的大放异彩。
李时珍,医药双圣,字东璧,自号濒湖山人。“数百年前,雨湖之滨”,《时珍光辉穿越时空》通过饱蘸深情的笔墨,表现《本草纲目》的生命力,表达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处处体悟大医情怀、药圣德泽。“国家强,中医兴。”“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中医药,将以更加开放的视野、更加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结尾两段可谓点睛之笔,揭示了纪念李时珍的现实意义。
仙桃日报社读者 程良坤
主编细语
譬如舟楫 摆渡古今
□ 王云
医海深深,深莫测。药园遥遥,遥可循。
濒湖山人理脉学,浮沉迟数勤分辨,濡细弦紧多思量。东璧堂主访本草,渔樵耕医知药性,龟蛇竹艾出蕲州。
截断蕲竹,火烤竹茎,竹沥清清清心神。采摘蕲艾,陈化艾香,艾草暖暖暖宫寒。不经淬炼与沉淀,哪得指草皆为药?
腊雪寻梅影,芸苔曳春风。旋花续筋骨,菊枕去湿痹。尝百草,疗民疾,笔架飞瀑三角山,遁入云雾不知处。
庐山锦绣谷,武当紫金顶。茅山万福宫,栖霞千佛岩。阅万卷,行千里,九十九峰仙人台,遥指雨湖五百年。
甘草似饴糖,调和苦与辛。桔梗如舟楫,摆渡古与今。曼陀罗,坡边开,浪漫如故。地骨皮,宅旁生,护花依旧。东壁土,几回闻;锻灶灰,何处觅?
艾烟袅袅,熏百草千方出新意。艾草芊芊,佑万户千家于未病。气血相依,阴阳互根,医不废药,药不欺医。医药双圣,风雨濒湖,日出东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