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陶忠辉雷巍巍通讯员卫学平
炎炎夏日,大冶市茗山乡黄湾村。千亩碧莲,荷花映日;淡淡清香,沁人心脾。
沿着荷花怒放的水泥路,挂着武汉照牌的小车一辆接着一辆开进村里。采莲,赏荷,拍照,发朋友圈……游客们惊喜不断,笑声连连。昔日静谧的小村庄热闹起来。“黄湾村靠种太空莲翻了身,集体经济收入已达9.2万元。”村支书黄开春喜上眉梢。
谁能想到,3年前,黄湾村还是一个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省级贫困村。全村224户、864人,人均不到一亩地,被人们称为“四无村”:山上无树、水里无鱼、地面无企业、地下无矿藏。基础差,底子薄。村委会负债累累,连办公场地都租给别人养猪抵债。楼上办公,楼下养猪,让外人笑话了好久。
黄湾村的脱贫,牵动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的心。他把该村列入自己的联系点,多次深入该村,访农户、找穷根。
2015年,大冶市政府办驻村工作队开进黄湾村。“不要钱、不要物,只要实打实、看得见的变化。”黄开春主动开口提“要求”。
改变从一路一塘开始。
硬化4公里长的户户通公路,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通村到户;6个当家塘清淤护砌,铺上青石板,堤边栽上桂花树、红叶石楠。
慢慢地,村民发现村里的变化更多了:6个文化广场亮起来了,村民文化活动有了好去处;灯光篮球场建起来了,小村子活力四射;威风锣鼓队闹起来了,把村民从牌桌前拉了回来……
村无产业不富。2016年,黄开春等一班人考察洪湖、鄂州等省内多地,把太空莲引回村里,流转1200亩土地,打造香莲种植基地。“当年种植,当年见效,当年收益。”夏季赏荷采莲蓬,冬季挖藕,春季卖藕带,集观光旅游销售于一体。此外,莲塘里发展莲虾、泥鳅套养,财源广进。
一业兴来百业旺。黄湾村123亩桑葚基地已经挂果,150亩油茶基地完成苗木移栽,60千伏光伏基地并网发电,村里还修了1.6公里长的健身步道。
村庄美,百姓富。漫步在黄湾村,路宽、树密、水清,乡间田野,姹紫嫣红,神清气爽。黄湾村有16户贫困户、31人,如今已全部脱贫出列。几年前,村民黄祖福因车祸受伤致贫,妻离子散,村里为他申请到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每月综合收入2000多元。土砌瓦盖的旧土房翻新为两室一厅的红砖瓦房,电视、冰箱、空调等家电设备一应俱全。“我要找个媳妇过好日子!”黄祖福笑裂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