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剑飞
今年入伏以来,全国多地持续高温,“高烧”模式下,快递员、建筑工等多名户外作业者患上热射病。北京朝阳医院、友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近日接连接诊了不少热射病患者,部分甚至出现器官衰竭,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抢救。(8月8日《新京报》)
热射病是一种重症中暑情况,来势汹汹,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户外作业群体长时间在高温下工作,缺乏保护措施,是热射病的高发人群。预防热射病的发生,加强对户外工作者的高温保护,不仅是人性化关怀,更是遵照法律法规的要求。
当下,仍有很多人对热射病缺乏认识,还有部分劳动者为了薪酬自愿加班加点,不断挑战身体极限;一些企业为了完成任务赶进度,无视职工健康安全,引诱甚至强迫工人在高温下工作,导致严重后果。为减少热射病对生命健康安全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热射病的宣传,普及热射病的急救方法,提升劳动者的防护意识,为他们配备必要的遮阳设施和降温防暑药物和饮料,自觉预防和减少热射病的发生;另一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相关工作制度和劳动法规,科学调整工作时间,制定人性化的工作措施,减少工人在高温下作业,不折不扣地落实高温补贴,执行高温假,制定强制午休或定时休息等制度措施,确保户外作业者足够的睡眠和休息。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热射病的高度重视,积极开展送清凉等关爱活动,加大劳动执法力度,加强对户外作业的检查和监管,叫停一些高温时段的户外作业,对违反劳动法规的企业采取措施,严厉处罚。督促企业积极为员工创造和提供清凉安全的工作环境,做好制度设计,确保职工健康安全,别让热射病成为职业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