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丹
8月8日,人民日报刊发署名“宣言”的文章《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备受关注。此文如宣言一般,展现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之决心,之士气,之长远思谋,是历史的总结,更是现实的激励、未来的昭示。
信心比黄金还宝贵。人民有信心,国家才有未来,国家才有力量。“振奋人心”、“提气”是网友和读者们对这篇“宣言”的普遍感慨。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改革时期,我们的民族都没有因为艰难困苦、风雨险阻而害怕退缩、踟蹰不前,而是用智慧、用双手、用热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我们的信心来源于“我们为正义而战。”一穷二白的建设时期,我们仍然葆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豪情。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底气面对未来的风雨挑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也是信心的来源。只有顺应民心,才能顺应时代大潮,推动历史向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循着民心的方向,我们的一切改革发展就不会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循着民心的方向,我们就能看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在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循着民心的方向,我们就会正视“快速发展”留下的环境欠账、公共安全、城乡差距等多方面的问题,就会着手解决“发展起来之后”的经济转型、教育公平、医疗服务等多方面的矛盾,就会在“进一步发展”上涉坚冰、闯险滩、啃下硬骨头。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树欲静而风不止,正如宣言指出:“有人不愿意看到醒狮的振奋、巨龙的腾飞,不愿意看到13亿多人的生活美好,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贸易霸凌主义”。面对霸权主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曾低头。逆世界潮流而动,最终只会被时代的巨浪掀翻。“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让中国人不轻易认输,反而越挫越勇。将压力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将挑战视作前进的阶梯,我们就能不畏风雨、不惧挑战、勇往直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已经走过了万水千山,但走向未来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我们保持信心,但绝不妄自尊大,我们葆有士气,但绝不盲目乐观。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让13亿颗“中国心”一起跳动,一起奔跑,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无论什么样的风雨,都将无法阻挡中国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