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宜昌市出台《三年行动方案》,未来三年内,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低于50%、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不低于50%,力争2018—2020年3年工业技术改造总投资不低于2400亿元。
宜昌制造升级为宜昌智造
2018年将力争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00亿元以上。重点围绕化工产业专项整治和转型升级,加大专业化工园区、搬迁入园项目及就地转型升级项目建设力度,促进绿色转型发展。
2019年,力争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800亿元以上。强化两个化工“优化提升区”的配套建设,围绕汽车等重点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改项目。
2020年,力争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900亿元以上。大力推进“互联网+制造业”和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提升智能化、信息化、柔性化水平,全市工业初步迈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
重点围绕财税金融支持工业技改,扶持政策提出了加强财政扶持、加大基金投入、激励信贷投入、落实税收优惠、实行“一事一议”等五个方面的扶持政策。
扶持政策主要包括设立1亿元以上的市级工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中心城区(不含夷陵区)符合条件的技术改造项目。各县市区应设立工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支持本地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企业可领300万元技改补贴
以一家企业为例,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符合相关要求的前提下,项目建成后,有银行贷款的,按照3年内实际支付利息50%给予贴息;企业技改项目没有银行贷款的,凭购置生产设备发票,按照实际额度的10%给予补助;如果企业有融资租赁、发行债券融资等方式的,都可以享受相应补助。以上单个项目最高补贴不超过300万元,同一项目不能重复享受。
如果企业获得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等国家级试点示范,就可另行获得奖励100万元。也就是说,企业共可获得400万元的财政专项补贴和奖励。如果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生产性设备投资1亿元以上,属国家鼓励类且成长性较好,可实行“一事一议”,奖励金额由宜昌市经信委、市财政局提出具体支持建议方案,经宜昌市政府同意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