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每公顷18吨目标努力
2018-09-09 07:30:00 来源:湖北日报
    据新华社长沙9月8日电“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士袁隆平在9月7日迎来了他的88岁生日。而他选择为自己“庆生”的方式,是全程参与同期在湖南长沙举行的首届国际稻作发展论坛。
    7日8点,袁隆平准时出现在论坛的开幕式上,向来自世界各地的水稻专家们致辞。休息不到十分钟,他又在“院士论稻”环节,和罗锡文、谢华安等院士,以及来自日本的池桥宏和印度的伊希·库玛等国外农业著名专家,一起讨论目前世界水稻的发展趋势。
    他告诉大家,就在几天前,他所领衔的“超优1000”攻关项目,在云南省个旧市大屯镇新瓦房村通过了专家组测产验收,达到亩产1152.3公斤的成绩,突破了每公顷17吨的大关,创造了超级稻亩产新高。
    “论稻”一结束,袁隆平又带领专家们一起去“看稻”。在距离主会场20多公里外的长沙县春华镇金鼎山村的国家杂交水稻试验基地,袁隆平和来自联合国粮食计划署以及国际水稻所的专家们现场交流经验。
    在追求高产的同时,袁隆平和他的团队还始终关注如何提高稻谷的品质和安全性。2017年,已实施十多年的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30多个参与品种中,优质稻占比超过30%,其中不少品种的米质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这些品种同时还具备广适性、高抗性和低成本等特点。
    如今,杂交水稻不仅让中国人端牢了“饭碗”,更帮助世界上不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解决了粮食问题。在肯尼亚种植的杂交水稻优良品种平均产量,是当地常规品种的4至5倍。
    记者在论坛采访中注意到,不管袁隆平走到哪里,总会有一位黑人小伙子紧紧跟在他身后“蹭照”。原来,这位名叫拉希姆的年轻人来自尼日利亚,这次专程和老师一起来中国“取经”。
    下午两点,经过短暂午休后,袁隆平再次走上台,向大家作《发展杂交水稻,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的发言。
    在回房间休息的路上,袁隆平向记者透露了他的生日愿望——朝每公顷18吨的目标继续努力。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