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胡弦)听江汉关阵阵钟声,看百年前航海日志。9月11日,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大一新生走进江汉关博物馆,上了“开学第一课”。 正在江汉关展出的《海上蒸汽时代——中国航海博物馆藏西方航海文物精品展》,由江汉关博物馆与中国航海博物馆联合主办。所展出的70余件文物均从海外征集而来,展示了西方不同时期和国别的航海仪器,其中系列怀表、船钟、天文钟等均为国内罕见,更有百余年前的航海日志。
走进展厅,新生对展览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8日入学的张新伟专注观察着明轮模型,这是一种动力装置,19世纪中叶前,西方航海国家广泛应用明轮推
进器驱动轮船前进。张新伟说,自己一直对航海很感兴趣,这“开学第一课”生动有趣。
学生们有了直观感受后,专业老师重点选取海上气象观测仪器、经纬度测量工具、计时工具等文物,并结合航运相关专业器械、测绘等专业知识进行讲授。“希望一年级新生能了解航海是一个有着历史传承的专业,进而明确未来航海创新的方向。”武汉理工大学航运学院教师郑元洲说,以往授课往往看教材,学生印象不深,将课堂搬到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效果更好。
江汉关博物馆馆长朱莉介绍,近代以来,随着汉口开埠通商和江汉关设立,武汉开始从传统内陆市镇向对外开放型近代城市转变。这样的开学第一课,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武汉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