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长严永刚创研10余项小发明
2018-11-06 07:35:00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讯(记者胡蔓、杨麟、通讯员邢军)11月5日,在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工程装备科技公司,一根根扭曲变形的钢管、包装架,在电动液压调直机的摆弄下,立马恢复了笔直的模样。工人们一边操控着机器,一边笑着说,现在简单多了,以前通过氧气乙炔进行高温加热,再进行物理锻打,折腾个把小时,也弄不直这玩意。现在,省事、省力,大大提高效率。
    电动液压调直机是工程装备科技公司基地质量工长严永刚的发明。“原先2个工人配合,用传统方式每天只能完成70套包装架维修,现在,一根重达200公斤的工字钢调直只需‘分分钟’,每天可完成300套。”位于江夏区纸坊街的这家工程装备科技公司,不少简单实用的发明,正深刻地改变着工人们的生产方式。
    今年58岁的严永刚从事的是料具劳务管理等工作,他总能从这些呆板的玩意中创新,让劳动变得轻松起来。从便捷式钢管转运车、扣件清洗机、钢管自动除砼机,到电动液压调直机、钢管收发定尺等,一个个小发明改变了传统料具收发维保形式,累计节约成本数百万元。其中,有一项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将工人们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尽可能避免职业伤害,一直是推动严永刚不断发明的最大动力。严永刚的首个发明“诞生”于2006年。当时,转运56根重达1.2吨的钢管需要2部车、6个工人,且消耗操作者的大量体力。为此,他琢磨着发明一种轻便的转运车。长达4个月的反复试验,严永刚终于研制出一种仅用2个轮子、3个工人就可轻松操作的转运车。
    得知工人们面对氧气乙炔动火作业的风险,严永刚发明了电动液压调直机;目睹工人们凿开堵塞钢管端口混凝土时被溅伤的意外,他研制了自动钢管除砼机;看着工友们汗流浃背地清除扣件螺栓污染物,老严又研发了扣件螺栓污物处理机,原先一天处理1500个螺栓直接提升到一天5万个,累计年节省费用43.68万元。
    严永刚兴奋地说,针对需求去设计产品,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样创新既具有方向感,也有实用性。
    一个简陋的实验室、一台旧电脑,这是严永刚研发的全部家当。日以继夜的试验、上万次的运算、一摞摞尺厚的草稿、还有在试验中受伤的疤痕,最终凝结成一个个小发明。“这位草根发明家展示出的是一份难得的情怀,一种可贵的工匠精神。”业内专家认为,当前建筑行业的生产技术工艺相对传统、落后。这些小发明多是专家不研制、市场买不到、生产急需的“合手”成果,不少造价只有几千元,它们来源于生产实践,直击生产中的许多痛点问题,对提升生产效率、保障安全具有很强作用。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