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方琳)11月14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关于全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整改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该通报称,截至2018年10月30日,全国2963个县市区已启动专项治理整改工作,其中1046个县市区基本完成,完成率35.30%。湖北县市区完成率为19.83%。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门下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分三个阶段进行专项治理,目前正处于集中整改阶段。
截至2018年10月30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存在问题机构272671所,已完成整改104711所,完成整改率38.40%。其中,西藏存在问题机构已全部整改;天津、河北、内蒙古、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山东、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存在问题机构整改完成率超过40%,海南等省份存在问题机构整改完成率不到15%。
湖北116个县市区全部启动专项治理,23个基本完成专项治理工作,基本完成整改率为19.83%。发现问题机构9487家,2015家已完成整改,完成整改率21.24%。
记者注意到,在专项行动压力下,一些培训机构已悄然从线下走到线上,增加线上课程数量和频率。机构以往盛行的“连报抢位”手段,也发生变化。如寒假和春季连报,按照新规定只能收取3个月学费,一些机构以缴纳“订金”让家长预订课程锁定学位。此外,四部门明令严管、不得与招生挂钩的“杯赛”等校外竞赛也悄然露头。
教育部要求,各地强化推动部署,加快整改进度,抓紧完善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落实整改销号制度,切实做好审批和备案,确保不折不扣按时完成专项治理整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