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武术项目新周期瞄准“翻身仗”
2018-11-25 07:59:00 来源:湖北日报
    图为:武术中心用军训开启冬训,锤炼品质,加强作风建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时龚摄)

    以锤炼作风的军训拉开冬训,再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军人精神贯穿到训练中。省体育局武术中心在今年冬天将会把科学“三从一大”(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坚持大运动量训练)进行到底。“锤炼意志品质,大运动量训练储备体能,提高个人能力是冬训的最终目的。新周期肩负打翻身仗的重任,我们更要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要求自己!”省武术中心主任王煦说。

    严格治队 打造铁军

    “超越自我,挑战极限,重铸辉煌!”上周,省奥体中心的室外篮球场上,省武术中心的队员们身穿迷彩服,喊着洪亮的口号,精神抖擞地进行军训。站军姿、齐步走、踢正步、敬礼、礼毕,每个动作都力道十足,有模有样。为了提升中心上下的凝聚力,中心的管理人员和所有教练也一起参加军训。
    不走过场,真抓实干,武术中心专门聘请了陆军工程大学军械士官学校的3名教官指导军训,一周军训结束后,还将进行成果汇报表演,以及包括教练员在内的基础体能测试。“进入新周期,武术中心要打一场翻身仗,必须狠抓队伍作风建设。军训引领冬训就是要锤炼大家的意志品质,从训练到内务都按照军人的标准去做。”王煦说。
    在武术中心的军训队伍中,8岁的刘一新个头显得格外小。尽管训练很累,想家了会哭,在教官发出踏步指令后,还会踏错了左右脚,但他那股认真劲一点也不输给身边的哥哥姐姐。“武术的人才培养周期比较长,我们不仅要培养自己的高水平运动员,还要在后备人才储备上下功夫。”王煦说。据了解,由于冬季极限运动跨界跨项选材,我省武术套路项目被选走了8名队员,其中不乏冲击陕西全运会的主力。目前,武术套路也需要优秀苗子夯实厚度。

    腰身直了 精神足了

    其实,冬训还未启动,省武术中心的各队就做到了一周6天每天6点出早操,晚上10点到宿舍一楼大厅点名,教练再检查熄灯睡觉。“最初执行晚上点名、查房时,大家还有些不习惯,现在队员们不到10点就在大厅等着,点完名马上睡觉。”王煦说,队员们的变化也让他看到了希望。
    一周的军训让武术中心上到管理人员下到队员教练,腰身直了,精神足了。而在全天军训之余,各队在教练的带领下还利用中午和晚上训练,有时甚至练到晚上9点多。“军训让队员更有斗志了。”太极组执行教练王勇华说,与以前相比,无论是教练还是队员,大家的精气神都有了明显提升,“下届全运会的翻身仗是所有人共同的目标!”

    科医支撑 苦练巧练

    武术和散打,都需要有良好的体能积累。王勇华说,太极组队员一天练下来,做“旋风脚360度独立”这个动作不下百次,每次落地,单腿都要承受个人体重三倍的重量,膝盖也成了最容易受伤的位置。冬训期间,武术队和散打队的训练时间每天基本保证在8小时以上,与平时相比增加了30%的训练量。这也意味着对运动员身体机能要求更高。“以往身体素质训练都是专项教练按照传统训练方式练,像太极运动员增强腿部力量都是靠蹲杠铃。”王勇华说,膝盖疼也成了队员们难以解决的伤病,而经过与科研人员沟通,重点增强了臀部和大腿的力量,问题迎刃而解。“冬训一定要科学地练,我们要让训练有科技含量,完善医疗保障,将科医支撑建立起来,结合实战要求,苦练加巧练。”王煦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马明玉)
  • 为你推荐
  • 公益播报
  • 公益汇
  • 进社区

热点推荐

即时新闻

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