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队员在进行抓举训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诗秋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郭晓明
11月26日,虽然气温有所回升,但最低温也只有4至5摄氏度。在省体育局重竞技中心的举重馆内,湖北男子举重队的队员一字排开光着膀子开练,看上去就像一群健美运动员在摆造型。我省举重队主教练杨业金介绍:“今年的冬训,就是要在这些日常训练的基础上继续强化身体能力训练,为下一个周期冲击金牌的任务做好储备。”
提高强度 突破极限
无论男子还是女子,举重队的训练和其他运动队明显不同,强度特别大。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运动员要多次举起远超其体重的杠铃,几乎每一次都要竭尽全力,呼吸都还没来得及平复就要开始下一次发力。也正是因为这样,冬天女队员一般也是短袖短裤,男队员则干脆赤膊上阵。
杨亚金介绍,这就是举重队训练的特点,“对我们来说,练太长时间意义不大,主要是刚进队的新人用来熟悉技术动作。要想提高成绩,就得在短时间内加大训练强度,不断冲击自己的极限,才能实现突破。”国家举重队的训练也是按照这一原则组织的,冬训期间上午一般只练一个小时。省重竞技中心副主任李冰透露,国家举重队主教练于杰对此还很得意,“别看只有一个小时,能顶下来的全国不超过5个人。”
遵循客观运动规律,运用科学训练方式,我省举重队在全运会乃至奥运会的赛场上一直都是一张亮眼的名片。两年后的东京奥运会上,我省的田涛和汪周雨两大名将都担负着冲金的重任,为此,月初结束世锦赛的征程后,他们只回家待了短短两天,就匆匆赶赴国家队报到。对于两人而言,时间非常宝贵,尤其是田涛,由于国际举联今年修改了竞赛级别的设置,在里约奥运会上拿到85公斤级银牌的他面临着级别调整的挑战。在刚刚结束的世锦赛上,田涛不得不升到96公斤级去比拼,结果收获三枚银牌。“无论是参加哪个级别的比赛,我都会全力以赴冲击金牌。”展望东京奥运,田涛信心十足。
老将新秀 携手出击
相对于田涛,去年全运会和今年全国锦标赛都拿下女子75公斤级冠军的汪周雨则要“幸运”许多。在月初的世锦赛上,24岁的汪周雨参加的女子76公斤级就是奥运会项目,经过一番鏖战,她战胜两届奥运会金牌得主、朝鲜名将林正心,一举拿到挺举和总成绩金牌。
汪周雨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据介绍,国家队在世锦赛前一个月进行了人事调整,更换了汪周雨的主管教练。前几年在类似情况下,汪周雨的成绩就会有所波动,李冰透露:“时间有点紧,我们当时都很担心。不过,汪周雨很淡定,告诉我们‘一切顺利’,这也说明这孩子成熟了。”果然,汪周雨在世锦赛上表现出了相当好的状态,也为东京奥运会的征程加上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除了东京奥运,2021年的陕西全运会也是一场大考。去年的天津全运会,我省举重队夺得3金2银,而这5名运动员均将参加下一届全运会。除田涛、汪周雨外,男子94公斤级包揽冠亚军的刘灏、田富轩和女子58公斤级的周俊依然具备强大的竞争力。此外,张剑、向术林、向飞洋等年轻选手也茁壮成长。“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尽力做好全方位服务,为运动员提供最好的医疗后勤保障。”李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保持天津全运会的成绩基础上,努力冲击更多的金牌和奖牌,为湖北体育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