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祝华 通讯员 戢琨 刘媛
11月6日,沙洋县沈集镇乐山村百鸽园家庭农场,一只只鸽子蹒跚而行,不远处,鸽子的主人吴旭娟正在平整土地,准备扩建鸽舍。
经过不懈奋斗,短短7年时间,吴旭娟和丈夫刘君宝创办了存栏近万只、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百鸽园家庭农场,还带动周边近10户农民养鸽致富。
转型:从汽车美容到鸽子养殖
29岁的吴旭娟出生于汉川,中专毕业后在武汉一化妆店打工,刘君宝是丹江口水库库区移民。2010年,吴旭娟与刘君宝结婚,并落户到丈夫居住地沙洋县沈集镇。随后,小两口在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上开了家汽车美容店,由于行业竞争激烈,生意一直不怎么好。
吴旭娟与丈夫开始尝试转型。丈夫一直对养殖感兴趣,在考察了兔子、孔雀等养殖项目后,夫妇二人认为鸽子营养好,市场正在形成,发展潜力大,决定饲养鸽子。说干就干,2011年,从没做过养殖产业的吴旭娟夫妇从河南购回500对种鸽饲养。夫妇商量,如果养殖成功的话,就扩大规模专门从事种鸽养殖。2012年,吴旭娟和丈夫成立了百鸽园家庭农场,扩大鸽子养殖规模。
坚守:两遇禽流感都成功挺住
2013年,就在夫妇二人满怀希望准备有所收益时,意外却突然降临,遭遇禽流感。创建百鸽园时,小两口找亲朋好友借了几十万元启动资金。现在,养大的鸽子不能卖,一家老小的生活也要维持。危机面前,吴旭娟与丈夫选择了坚守。卖不掉的鸽子,就培育成种鸽。挺过危机后,到2015年,百鸽园家庭农场的规模进一步扩大,鸽舍由一个变为两个,鸽子总量也达3000对。就在这时,市场回暖,百鸽园农场的肉鸽卖断货,年利润也达十几万元,这让吴旭娟夫妇大舒一口气,也坚定了进一步做下去的信心。
2016年,又一场禽流感来袭。有了第一次应对禽流感的经验,吴旭娟坚持每天给鸽舍消毒,还研制出保健砂,配上调配好的中药,隔天喂鸽子一次,为鸽子强身健体。病毒消退后,吴旭娟百鸽园的鸽子扩大到5000对。
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吴旭娟还精挑品种,专门养殖白色鸽子,“由于鸽子肉色与毛色相近,若是灰色的鸽子,在烹饪时肉也是灰色的,影响视觉感官”。两次变危为机,一步步做大鸽子产业,2017年,28岁的吴旭娟还当选沙洋县第二届“十大杰出创业青年”,百鸽园也成为荆门市示范家庭农场。
蝶变:带动十几户村民养殖致富
如今,百鸽园家庭农场已小有名气。除了客户慕名上门采购外,百鸽园的鸽子还远销到武汉、浙江等地,年产值达100多万元,利润达三四十万元。为扩大销量,吴旭娟还注册了“荆楚百鸽”品牌商标,并在电商平台上开了自己的小店。
自己致富,还带动乡亲。2016年,邻居刘德洪也尝试养鸽,吴旭娟夫妇免费向邻居提供技术指导,还低价提供种鸽,刘德洪养殖规模已达1000多对。沙洋县移民局介绍,目前跟着百鸽园家庭农场养鸽子的农户已有近10家。“将整合移民资金,支持吴旭娟夫妇新建3栋鸽舍,购入种鸽和设备,让百鸽园规模更大。”沙洋县移民局介绍,利用移民资金,支持百鸽园做大规模,吴旭娟夫妇每年定期向村集体交纳一定比例的利润,进而壮大村集体经济。
展望未来,吴旭娟信心满满地表示,将通过专业化、合作化的经营模式,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大电商平台,帮助更多的村民走上致富之路。